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行政工作。
教授只能管理本学科的学术事情,对于其他学科,对于其他日常事务,教授“不愿管”
,也“管不好”
。
现代的大学成为多元化巨型大学,学科众多,而教授只是本学科的专家,学科之外,不甚了解,这就需要行政工作去组织、去协调、去平衡各个学科的布局、各个学科的利益、各个学科的资源分配。
再次,管理也有一门学问,管理队伍也需要“专业化”
。
随着大学从社会边缘的“象牙塔”
,步入社会生产、生活的“中心”
,随着政府对大学控制力度的加大,大学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和社会、政府接轨,大学内部行政事务也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专业化。
而行政管理也是一门学问,也需要积累、需要学习,行政队伍也需要“专业化”
。
教授在管理领域实属“外行”
,从事行政工作往往是他们的弱项。
最后,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行政管理在大学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这一点可以从国内外大学的发展变化诠释出来。
研究表明,教授参与过多的行政管理效果并不好。
大学是一个社会组织,它有自己的内部发展逻辑,它也要讲求效率。
大学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与目标,不可能教授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欧洲大学教授的权力很大,但效果并不好。”
[1]有一项研究,把美国几百所大学的教授参与管理方式分为两类:一类为教授只参与课程设置、专业设置、教授职称评定等学术管理;一类为参与资金分配等行政事务管理。
结果发现:“教授如果只参与学术管理,那么参与程度越高,学校的业绩表现越好;而教授参与行政管理则相反,参与越多,学校的业绩表现越差。
这是2001年发表在《经济行为与组织杂志》(JournalofEicBehavianization)上的文章”
[2]。
以上说明两点:第一,随着大学功能的拓展,大学管理的地位不断提升;第二,随着大学的发展,需要专门人员从事管理工作。
行政管理在大学管理过程中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没有行政管理,大学管理必定是没有效率的,是混乱的,是行不通的。
这就是大学管理的演变:由单一模式(学术人员的自我管理)演变为双重模式(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
二、大学管理的核心: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协调
大学是一种特殊的学术组织,有其特殊的追求与理想,这就决定了大学有其特殊性的组织形式。
反映在大学管理方式上,必然也有其特殊性,即“学术管理”
,这反映了大学的传统、本源和特性。
但随着近代大学功能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大学的社会属性、政治属性不断增加,行政管理不但在大学出现了,而且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学术管理”
与“行政管理”
的“双重性”
是现代大学管理的主要特点。
在此我们重点讨论“学术管理”
与“行政管理”
的内涵,及二者“必然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