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演和辩论。
当时把上课叫做讲演,即由教授讲解教材,作引经据典,烦琐冗长的考证,学生边听边记,然后让学生辩论。
辩论用拉丁语进行,一般是没有结论的。
中世纪大学特别是早期的大学享有较多的自治权利,这不仅表现在学校的内部事务都由教授和学生管理,不受任何上级干预,还表现在各大学都争取了程度不同的特殊权利。
如自由讲学、游学的权利;审理裁判权;赋税、关税、兵役的豁免权;颁发讲演特许证、罢教和迁移权等。
中世纪大学争得的上述各种权利,可以说明它是城市市民反抗封建教会的产物。
然而,中世纪大学并没有摆脱宗教的束缚,教会势力很快就渗进了大学。
如巴黎大学到13世纪中叶,已完全为教会所操纵,大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经院哲学,讲座大多由僧侣把持,有自由思想的教师被排挤出校。
14世纪以后,很多大学实际上是教会开办的。
一直到19世纪,在这几百年间,大学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保持初创时期的原样。
由于大学与社会生活联系不大,社会角色缺失,在大学发展史上出现了“冰河期”
。
“17世纪以后,不少大学因缺少学生而关门。
如建于1386年的海德堡大学不得不关闭达26年之久(1626—1652年);巴黎大学也曾在16世纪末中断过教学活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也不景气,到1685年,牛津大学因缺少学生而濒于消亡,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世纪。”
[2]
在这一时期,大学的目的是“传授”
学问,是对古典文化的继承和保持。
其职能如在1852年牛津大学纽曼的《大学之理想》一书中所阐述的一样:大学是提供自由教育、培养绅士的场所;是“提供普遍性知识的场所”
,大学为传授知识而设立。
[3]当时的大学主要设立文科、神科、医科、法科等,中世纪大学的教学内容是多学科的,学生只有学完了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七艺”
并获得文科硕士学位以后,才有资格进入神学、医学、法学学科学习。
为社会培养牧师、医生、法官、教师、官吏等通用人才。
二、兼重教学与科研的现代大学
以1810年德国柏林大学的建立为标志,科学研究纳入大学的重要功能之一,标志现代大学的诞生。
柏林大学的诞生有两个背景。
其一,科学的发展。
19世纪初,西方自然科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相继涌现出一批杰出的科学巨匠,产生一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发现。
科学的发展影响了哲学和教育,随着经验主义、实证主义、理性主义和启蒙运动等思潮的兴起,促使人们重新认识大学的定位,柏林大学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当然还有普法战争的因素,为振兴民主精神,弥补战争创伤等原因)。
其二,大学越来越远离社会现实。
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人文主义逐渐蜕变成一种烦琐的经院哲学,大学越来越远离社会现实的需要,成为落后保守的机构。
在此情况下,人们不断地审视大学的变革和发展问题,并最终导致了洪堡的大学改革。
1809年,洪堡建立了柏林大学,并系统地形成和提出了自己的大学观。
他提出了“大学自治”
“学术自由”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