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三节校长
banner"
>
在我国现行的学校领导体制下,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也是未来教师在今后的生活中需要经常接触的管理者。
因此,认识校长是未来教师理解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筹划未来职业生活和职业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
对于将要从事教师职业的师范生来说,首先需要从一般意义上理解校长的地位和作用,这是认识校长角色的基础;其次,需要了解校长的素质要求,为成长为校长树立具体的目标;最后,需要了解校长的成长发展过程,为成长为优秀校长奠定基础。
一、校长的地位和作用
自从有了学校就有了校长,只是在不同历史的时期、不同的学校,校长有着不同的称呼而已。
我国古代的学校就有事实上的校长,只不过这时的校长被称为“祭酒”
(国子监)、“山长”
或“洞主”
等(书院)。
但是这时的校长还不是专职的校长,多是朝廷的命官或学校开办者,对学术地位的重视超过对其管理能力的关注。
到清朝末年,管学大臣张百熙于1902年拟订了《钦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中小学堂“应设总理一员,以主持全学教育,并统辖一切事宜”
,这被认为标志了校长职业在我国历史上的正式出现[1]。
这时的“校长”
是学堂的负责人,也是学堂的教员。
到民国时期,“校长”
称呼得到确定,普通公立学校都建立了校长负责制,校长具有教师任用权,但没有对教员的惩戒权。
新中国成立之后,校长的称呼得以延续,学校管理体制虽经多次调整,但校长的地位没有出现根本上的变化。
在学校具有正式的校长职位以后,校长就对学校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校长在学校管理系统处于非常核心的地位。
所以,校长在学校的地位极为重要,西方国家经常把校长看成学校的首脑,是一个学校的领袖,校长的素质决定着办学水平。
在我国当前也流行着这样的说法:“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
“一个学校的校风如何,就看这个学校校长的作风如何。”
[2]这些说法都说明了校长是学校中的关键角色,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但是,这种整体层面的认识对认识校长角色的目标来说还显得过于笼统,这里需要对校长的地位和作用有更加细致的认识。
一般说来,校长与其他管理者一样,需要完成四个方面的工作:政治、文化、环境和管理。
下面就从这四个方面具体认识校长的地位和作用。
(一)政治方面
在学校中,如果教务主任和教育主任在决定是否该让毕业班学生不上课间操争执不下时,“找校长”
经常成为他们最后的解决方式;如果一个学生认为班主任在评选“三好学生”
极度不公平,而班主任在被指出后又没有作出改正时,“找校长”
也成为他最可能选择的解决办法;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因收入低而消极工作时,用积极向上的愿景激励教师是校长最应该做的工作。
在这些现象中,校长所面临的任务实际上都是政治方面的,因为校长此时的工作是在不同利益主体间进行调停或斡旋。
校长作为政治家所发挥的政治作用主要是在学校的微观政治领域。
这个领域首先不是宏观的,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行政或司法层面,但这个领域又是政治的,因为这些事件中的利益冲突现象、权力现象、谋略现象又是非常明显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