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学校的形式有序、校、学等。
《孟子·滕文公上》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
庠者,养也。
校者,教也。
序者,射也。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
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礼记·王制》记载说:“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
[6]商代(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文字——甲骨文,有了学习的工具(笔、典册),为建立学校提供了比较成熟的条件。
根据文献记载和地下考古文物,商代的学校类型有庠、序、学、瞽宗。
《礼记·王制》记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
《礼记·明堂位》也说:“瞽宗,殷学也。”
教育内容有礼乐、射御、养老等,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西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0年)是中国奴隶制发达时期,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学校教育系统。
西周的学校分为“国学”
与“乡学”
,国学分小学与大学两级。
《礼记·王制》记载:“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
天子曰辟雍,诸侯曰頖宫。”
[7]乡学是按照地方行政区划分别设立塾、庠、序、校。
西周的学校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基本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大分裂、大变革时期,诸侯争霸,周王室衰落,奴隶主贵族没落,官学教育衰落,兴起了私人办学之风,形成了诸子百家之学。
在诸子百家之中,与教育关系最密切、影响最大的是儒家、墨家、道家、法家。
[8]
3.学校诞生时期的遗产
学校诞生于人类社会刚刚迈入文明时代,在教育及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留下了一笔珍贵的遗产。
第一,开启了教育的制度化趋势。
当时东西方的学校,基本上都具有固定的教育场所、有专门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有具体的教育内容、有明确的培养目标等特点。
学校教育为奴隶主贵族所垄断,为奴隶主阶级统治服务。
第二,东西方文明社会都形成了重视学校教育的优良传统,并且对后世学校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第三,初步体现了文武兼备、知识与技能并重和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思想。
第四,产生了早期的学校考试制度。
学校考试制度产生于古代中国,早在西周的大学教育中,就出现了周天子视学考试制度,对考试的时间、考试内容与要求做了明确规定,对于考试中的优秀者给予奖励,对不服管教又达不到考核要求的学生有严格的惩罚制度。
(二)学校的发展
1.西欧中世纪学校及其遗产
公元5世纪末至14世纪西欧社会进入封建时代,历史上被称为中世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