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一 学校的性质(第10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教育在个人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为它在促进现代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

这种现象的出现有许多原因。

我们通常把一生划分为几个不同时期(接受学校教育的儿童和青年时期,成年职业活动时期和退休时期)的做法不再符合现代生活的实际情况,更不符合未来的要求。

今天,谁都不再希望在自己的青年时代就形成足够其一生享用的原始知识宝库,因为社会的迅速发展要求不断地更新知识,同时,青年的启蒙教育也有延长的趋势。

此外,职业活动时期缩短、带薪工时总数减少和退休后的寿命延长,均增加了从事其他活动的时间。

……今后,整个一生都是学习时间,而每一类知识都能影响和丰富其他知识。

……委员会决定把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大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这种连续性教育称为‘终身教育’。

委员会认为终身教育是进入21世纪的关键所在,也是必须适应职业界的需要和进一步控制不断变化的个人生活的节奏和阶段的条件。”

资料来源: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89~90页。

[1]孟子说:“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见宋元人注:《四书五经》(中),中国书店1985年,第104页。

在孟子之前,也有文献将“教”

、“育”

两字连用,只是没有像《孟子·尽心上》篇中赋予其相对明确的内涵而已。

[2][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6、49、110页。

[3]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142~150页。

[4]孙喜亭:《教育问题的理论思考》,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66页。

[5]参见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

作者在该书中提出了“教育学的文化性格”

这个概念,并比较了德国、美国和中国教育学在目的、课程、师生关系、教育方法、理论演化等方面的诸多差异。

[6]参见毛礼锐等:《中国古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21~26页。

[7]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华书局,1981年,第9~10页。

[8]Murray,J.A.H.,etc.,ed.,ThelishDiary,Press,1989:632.

[9]Simpson,D.P.,ed.,Cassell'sLatin-English,English-LatinDiillanPublishingewYork,1959:538.

[10]陈元晖:《教育与心理辞典》,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657页。

[11][日]平塚益德:《世界教育辞典》,黄德诚等译,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523页。

[12]吕达等主编:《杜威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7页。

[13][俄]乌申斯基:《乌申斯基教育文选》,张佩珍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85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电影空间黑粉五百万的影帝夫人又拽又凶柴刀流恋爱日常陵夭苍穹之上我真的没想当魔王啊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沈影帝的小甜妻七十年代掌中娇重生之学霸攻略被拉入群聊的创世神国民影后:老公,安分点!三国之上将邢道荣西游:大王不好,他又来抓食材了梦回大明春都市之大仙尊龙图案卷集·续重生之我是星二代镇国战神风水主播,一个关注全网官方慌了我在大明养生百年电影世界交换师仙酿师重生农女巧当家年代文中的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