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时曾明确地说,“我认为学校主要是一种社会组织。
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
在这种社会生活的形式里,凡是最有效地培养儿童分享人类所继承下来的财富以及为了社会的目的而运用自己的能力的一切手段,都被集中起来。”
[12]学校是一种社会组织意味着:第一,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与其他的社会生活如经济生产、政治活动、宗教活动等一样,具有丰富的社会属性。
学校活动一方面反映它所存在于其中的社会的总体属性;另一方面又构成社会组织网络中的一部分。
学校不是象牙塔和文化孤岛。
第二,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主要是人类社会已经创造和积累下来的文明财富,离开了这些以往人类社会创造和积累下的文明财富,儿童的发展就无从谈起。
第三,学校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而不是单纯地满足个人的某些知识、道德或审美偏好。
人们还可以更加丰富地认识学校的社会性。
既然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那么一个社会总体上是等级森严的还是平等友爱的,学校中人际关系的性质也相应地是等级森严的或平等友爱的;一个社会总体上是高度政治化的或伦理倾向的,那么学校中必然也充斥着政治的味道或伦理的要求。
事实上,学校组织的构成要素——从学校理念到学校制度,到教师的任职资格或学生的学习权利,一直到学校的建筑样式——无不带有浓厚的社会性,与一定的社会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和生产方式、文化传统以及社会理想密不可分。
2.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
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学校不仅与那些非教育组织相区别,也与社会上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组织如家庭、企业、电影院等相区别。
这种区别可以集中地表达为: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而其他社会组织尽管有教育意义或间或能够发挥教育影响,但究其性质来说不是专门的教育机构。
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的专门性主要体现在:第一,专门的教育职能;第二,专门的教育人员;第三,专门的活动内容和形式;第四,专门的评价方式;第五,专门的经费支持。
因此,比起家庭、企业、电影院等这样的社会组织来说,学校所要实现的教育目的更加明确,所要发挥的教育作用更加巨大,所要实施的教育活动更加系统,所要开展的教育评价更加科学合理。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是人在青少年时期健康发展的最主要动力。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该致力于教育影响或作用的充分发挥或实现。
不过,也有人明确地反对有关学校的上述认识。
这个人就是美国教育家伊里奇(I.Illich,1926—)。
他是非学校化运动的倡导者,1971年出版了著名的《非学校化社会》(DesgSociety)一书。
在该书中,他指出近代以来人类所建立起来的以“组织化”
、“制度化”
和“仪式化”
为主要特征的学校体系,在总体上具有“压制性”
、“同质性”
和“破坏性”
,妨碍了真正的学习和教育,降低了人类自我成长的责任心,是导致许多人“精神自杀”
的根源。
他提出,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创造性的,依赖于对出乎意料的问题的惊奇,对事物的想象以及对生活本身的热爱。
所有这些,都是现代叫做学校的地方所不能提供或满足的。
因此,应该彻底颠覆制度化的现代学校教育以及建立于其上的学校化社会,代之以“教育网络”
。
需要注意的是,伊里奇这里所说的“教育网络”
不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教育网络”
或“网络教育”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