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可能出于对技术观点的修正,近20年来学校变革异常重视文化建设。
文化的观点考虑的是对改进过程起决定性作用的团体、组织和社区的价值与标准。
对于学生而言,学生亚文化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发展道德素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教师而言,教师文化更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信任与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这些对于教学改革中的经验分享或信息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文化的观点是把学校塑造成一个“价值共同体”
,使学校里的教职员工具有强烈的“共同体”
感。
另一方面,如何利用“多元文化”
的观念来改革学校教育,减少社会与学校之间的冲突,使学生在各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学会理解和包容,成为当今学校变革的一个焦点。
[13]
表11-1三种变革观点之比较
续表
资料来源:Dalin,P.SchoolDevelopmerategies.1998,p.110.
四、学校变革的复杂性
伴随着不同时期的教育改革,学校一直处于不断的变革之中。
但是学校真正发生变革的很少。
学校具备一些强大但又不为人所知的能力和资源,来应付和消解各种改革压力。
学校所表现出来的顽固性远远超过改革者的预期。
以1996年全美教育研究协会(NSSE)出版的一本题为《变革中的美国学校》的年鉴为例,它认为被变革情绪所笼罩的学校将会发生爆炸性的变革;变革之后的学校将无年级之分,也没有独立的教师,教师实行小组教学。
[14]但是事实上这种预想并没有发生。
相对于其他社会组织来说,学校的变革与发展充满着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造就学校变革与发展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校是个复杂的特定社会组织。
在学校,时时处处演绎着千姿百态的教育活动。
这些教育活动绝不是单纯的线性关系,其间既有单一的师生关系、师师关系、生生关系,也有群体性的师生关系、师师关系和生生关系。
学校变革的主体是“一”
与“多”
的统一。
每一位学生,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校管理人员,当然包括校长,都具有成为学校变革策划者、推进者、参与者、破坏者或者逃避者的可能,而即使是逃避、旁观,也并不意味着这些主体与学校变革无关,其行为、态度、日常生活实践原本就内含在学校变革之中,因而会被学校变革所吸收、容纳并构成为学校变革不可忽视的构成之一,对学校变革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学校教育活动还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还要受到外在的教育教学条件乃至各种社会、家庭因素的制约。
而且,在当代,随着学校社会地位的提升,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日益密切,能对学校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的社会力量也日渐增多,这些社会力量与学校之间以及学校内部的各种力量之间,交织成一张复杂莫测的学校关系网络图,学校发展往往表现为各种内外部力量相互博弈与妥协后所形成的合力。
其次,无论哪一个国家,学校教育总是浓缩了该国一切社会与文化的元素,学校变革不能游离于国家的社会历史与文化传统之外,它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
近20年来学校变革异常重视文化建设。
文化观点认为,一个群体、组织或社区中逐渐形成的价值观和规范十分重要,其关键点在于组织的运行的价值、规范和仪式。
组织中会有不同的亚文化,因此有意识地推进一种共同的群体文化十分重要。
一套共同的价值观,独特的学校氛围或学校文化对学校发展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甚至超过正式的制度和那些繁文缛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