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图10-3河南许昌实验小学的绿化造景草地上的流水构成中国地图图形
图10-4宁夏银川一中的雕塑造景打开的书中间那窗洞寓意深刻
(三)绿化
学校绿化包括校园中成片绿地、学校开展气象园艺生物兴趣小组活动、实习用科学园地、花坛、树木等。
1.校园绿化的意义
通常学校建筑外部形象显得单调或杂乱无章,结合校内道路、室外设施及室外空间划分等统一进行规划设计,并充分发挥绿化造型设计上的作用,注意运用重复、渐变、对比、韵律等设计方法,用绿化丰富环境,增加自然感,烘托校园自然气氛。
在室外空间划分、校舍造型及室外气氛创造上,绿化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绿化还可以美化校园、改善微环境、提升空气质量,为师生提供遮荫、视觉放松、愉悦身心等便利,如沿运动场地周边种若干棵落叶树,可以成为夏日运动后乘凉休息的好去处;运动器械与建筑物之间种植一些低矮的灌木,既美观又可以起到缓解运动中万一失衡而出现冲击造成受伤等。
从安全角度上,必须避免带刺、有毒的植物在校园绿化中出现。
2.校园绿化的策略
校园绿化要充分利用植物季节变化进行配置,如栽植迎春、连翘、榆叶梅、紫荆、桃花等,以强化春暖花开、生机勃勃的感觉;栽植枫树、银杏、海棠、金银木、栾树等,以强化硕果累累、充实丰盈的意境,等等。
这样,校园中春花秋实、夏荫冬青的环境会让少年儿童体验到鲜明的季节变化,进而领略到大自然中生命的顽强与神奇。
植物中有很多能够吸引鸟类和昆虫的浆果植物、蜜源植物,适当种植此类植物可将鸟类、昆虫引入校园,为孩子们提供观察鸟类、昆虫的机会,激发孩子们热爱自然的情感,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
绿色植物是新鲜氧气的“制造厂”
,适量种植能吸附尘埃,过滤空气。
另外,有些植物还能分泌出杀菌素,如松、柏、冷杉、桦、栎等,能明显减少空气中的细菌数量,保持环境空间的清新洁净。
国家《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第二章第三节总平面布局中规定:“学校绿化面积中学每生不得小于1m2,小学每生不得小于0.5m2。”
(四)体育活动场地与设施
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与各种教室一样是学校必备的组成部分,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检查、督导、评估、规范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1.学校体育活动场地
学校体育活动场地包括上体育课、课间操及课外活动时间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成片场地。
体育活动场地一般应包括环形跑道运动场、直跑道、课间操所需场地,各种球类场地(可兼作操用场地),运动器械场地,小学的游戏场地等。
中小学体育活动场地的一般要求:应根据学校规模设置与学校规模相适应的环形跑道运动场和适量的球类场地等;应根据学校规模满足同时上体育课班数所需的活动场地;应满足全校师生同时做课间操所需的场地;应能满足当天无体育课的全部学生在课外活动时间,至少保证有1小时进行多种体育活动所需的场地;每班每周至少应有一次打大球(足球、篮球、排球)的机会。
当学校位于市中心区难以取得用地标准时,体育活动场面积亦应保证能满足全校师生同时进行体操活动的需要(小学每生不得少于2.3m2,中学每生不得小于3.3m2)[4],农村及城市普通中小学体育活动场地应该达标。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方炎热多雨,北方寒冷多风雪,故中小学要创造条件设置体育活动室(风雨操场),体育活动场所都必须使用有一定弹性的地面,以利于学生足弓的发育。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第二章第二节学校用地规定:“每六个班应有一个篮球场或排球场……”
根据国家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标准(又称“达标”
项目)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小学生除做体操场所外,还应设有短跑、中长跑的场所,跳远、跳高、立定跳远的场所,掷垒球、实心球、沙包、推铅球的场所、单双杠场所以及开展各种球类活动的场所,有条件的学校还应设置游泳池。
在校舍单体设计时,可利用校舍屋顶或底层(设计成支柱层)辟作体育活动场地,扩大体育活动场所及面积。
2.体育设施
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增强体质、开发智商等方面至关重要,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因此各类规模的学校都应配备相应体育器材设施。
2002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5]的文件,《目录》共分为两大类,即必配类和选配类。
必配类器材设施是根据体育教学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基本要求确定的,各学校必须按照要求配齐。
必配类分为一类必配和二类必配。
一类必配是指各学校均须配备的最基本的器材设施;二类必配是指原则上学校也应配置齐全,但确因客观条件所限,难以配齐的,学校可有一定的自主性,根据本校的条件因地制宜的选择,其中足球、篮球、排球三项相关器材设施中不得少于两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