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1.提问与讨论的语言技巧
(1)提问。
教师对于学生而言,大多数时候处于引发对话的主动地位。
课堂情境中的提问影响他们之间的交往和沟通效果。
从答案性质的角度,提问可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的提问。
只需用“是”
或“否”
来回答,或者只需要回答一个简单的事实的提问,就是封闭式提问。
如“你叫什么名字?”
而能够引发诸多信息的提问是开放性提问,常以“什么”
、“怎么”
、“为什么”
、“能不能”
、“愿不愿”
开头。
“什么”
类的提问引出的是事实和信息;“怎么”
类的提问容易引出过程和情感;“为什么”
类的提问容易引出推理、动机和解释;“能不能”
类的提问要求回答者探究自己的能力。
封闭式提问是将已经预定的答案和盘端出或引导出,归纳的责任和权力、收获的成长利益在学生身上体现不到或被动体现。
与教师本位的封闭式提问相比,开放式提问预示着学生课堂表现的权利和责任加大。
(2)讨论。
提问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而讨论的始发权、终结权也掌握在教师手中。
但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相对享有较大的自由权和负一定的责任。
讨论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住。
学生在预习过程和讨论过程享受权力和承担责任,但教师仍然是引导者和始发者。
给学生无限自由只会导致混乱无序。
教师要注意平衡学生的话语权,致力打造学生发言充分的课堂。
(3)建议。
在课堂提问和讨论情境中,教师语言的选择和使用如何才是适当的?
合适的时候使用适当的提问方式。
如果您想知道一个学生的姓名就用封闭式提问,如果您在课堂上想让学生多表现就使用开放式提问。
在课堂情境中有意识并慎重选择和使用疑问词。
“为什么”
是教师常用的使用频率很高的疑问词。
此类提问总是窥探被问者的动机,而被问者对自己的动机是根本说不清楚的,又往往拒绝他人的窥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