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另一方面,初中阶段教育年限的延长,从形式上看有两个原因。
一是由于把初等教育所缩短的年限加在初中教育阶段,因而延长了初中教育的年限。
二是因为义务教育年限逐步加长,但还未发展到普及高中的程度,所延长的年限加在初中阶段,因而也延长了初中教育的年限,英、法、德都是这样。
无论是为了升学还是为了就业,其实质都是因为需要加强这个阶段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的教育。
例如,英国从四年延长到五年,法国从三年延长到四年,德国从四年延长到五至六年,俄罗斯从三年延长到五年,美国的中间学校相当于初中阶段,也是从三年延长到四年。
[2]
(四)实行综合中学体制,推行中等教育综合化
二战以后,由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民主化运动,工人阶级开展了争取受教育机会均等的斗争,资产阶级不得不做出某些让步。
特别20世纪50年代后期,西方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再加上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的现代生产的不断变革,使得对劳动者的教育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经济增长对社会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多轨制中学体制下,学术性中学名额有限,职业性中学质量低下,无法满足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为此,西方许多国家在工人阶级斗争的压力下,标榜民主政治,取消阶级出身的限制,取消中学教育阶段的多种学校体制,特别是如何建立起适应已经普及了初级中等教育的中等教育体制。
综合中学为实现中等教育机会均等提供了可能,这符合教育民主化的原则。
综合中学之所以能在美国获得成功,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美国没有西欧中等学校古典性和贵族性的历史沉淀,以及有别于西欧的多元社会氛围。
使得综合中学运动得以顺利开展,成为令人羡慕的“美国精神的产儿”
,给学校体系改革带来了重要启示,被许多国家模仿和借鉴。
例如,法国从1964年起实行统一初中教育课程的综合中学,升学和就业的分化推迟到高中阶段。
英国从1947年开始试办由文法中学、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合并的综合中学,到70年代得到普及;从1965年起,部分地区废除了“11岁考试制”
,入综合中学可以免去考试。
总之,中学阶段是变化最大的阶段。
最重要的趋势就是推行中学教育综合化。
在中等教育的结构和衔接上,综合学校成功地将西方国家升学和就业的分流由原来的10~11岁推迟到14~16岁,避免了过早进行专业化和选择性的考试,使所有学生都接受到完整的中学教育。
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相互渗透、结合是世界中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就我国的情况而言,如何使中学教育摆脱升学压力,使学生更加自主、自由、活泼地学习,同时兼顾升学与就业,是我国学校体系改革面临的任务。
我们现在面临的实际问题是,普通中学门庭若市,而职业学校却门可罗雀。
单一的普通中学以升学为主要目标,对于那些不能升入高等学校的学生而言,缺乏必备的职业训练,没有掌握一技之长,进入社会后很难谋生;而职业学校接收的都是那些升学无望的学生,由于得不到良好的基础教育或通识教育,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也不利于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的形成。
因此,在我国大力推行综合中学的设置,应当是未来中学改革的一个方向。
(五)根据本国国情实施学校体系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合理分流
由于国情、国力、文化背景等差别,世界各国的学校体系各不相同,但从中也可看出一些明显的共同特征,如不论学校体系如何,都实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分流。
所谓教育分流,是指由统一进行普通教育向分别进行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
但是,究竟在什么时候分流、如何分流才是合理的?二战以前,盛行于西方国家的双轨制是基于阶级地位来进行分流的。
二战以后,随着民主主义的兴起,追求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特别是由于义务教育的普及,适龄儿童几乎都能接受小学和初中的教育。
教育分流更多地是依照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向而定,使学生能接受最适合的教育。
但是,另一方面,教育何时分流、如何分流还需要根据各国的国情、生产力发展状况、义务教育实施的年限等因素而定。
有的国家是在高等教育阶段,有的国家是在中等教育阶段,有的国家则是在初等教育阶段。
目前,绝大多数国家是在高中教育阶段。
一些国家的教育分流状况
通过对39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分流状况进行了分类,大体可分为下面几种类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