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是中小学学校的决策机构,由教师和家长代表组成,人数各占一半,其职责是决定诸如选用教材、经费使用、学生成绩评定、家庭作业情况等问题。
德国中小学校长以法定的会议主持人的身份出席会议,通过会议管理学校并行使其职权。
德国中小学设校长一名,由地方教育部门任命。
除了校长和副校长,还有校长秘书一人,学校没有其他行政人员。
由于德国中小学校长一律任课,甚至要上一门主课,各州保留着对学校行使管理权,所以,他们的行政工作较少,主要为执行州教育部的教学计划,负责组织家长委员会,进行教学分工及安排教学计划,具有负责学校的校舍设备、财务和公共关系的职能。
日本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但强调全体教师参与、分担校务、共同经营管理学校。
《学校教育法》对校长的职责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校长掌管校务,监督所属教职员的工作”
。
同时规定“副校长协助管理校务,在校长缺勤、缺位时代行其职务”
。
日本中小学校长作为学校法人代表,依据《学校教育法》对学校实施“四项管理”
和“两项监督”
。
“四项管理”
包括学校教育的管理、所属职员的管理、学校设施的管理和学校事务的管理。
学校教育的管理主要是教育课程的编写、实施、改善、修订、评价的运营管理。
“两项监督”
包括职务上的监督和身份上的监督。
校务分担是日本中小学管理的基本组织原则。
校务分担以民主性和合理性为基本原则,强调了组织的职能化和层级化。
韩国的中小学亦实施校长负责制。
韩国的中小学校长的遴选程序,一般是先由本人提出申请,然后由道(相当于我国的“省”
)教育厅任命。
但目前有些学校已开始实行公开招聘校长的制度。
为了充分调动广大家长参与办学的热情和社会各界力量发展教育的责任感,近年来,韩国中小学普遍设立了“学校运营委员会”
,由学生家长、教师、教育专家、社区各界代表等组成。
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审议学校的经费预算和决算;审定教学科目及教科书;审议特别教学活动计划;制定学校宪章及校规;等等。
总而言之,委员会与校长紧密配合,成为以教育自治为目标的保证学校健康运营的中枢机构。
新加坡的中小学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设校长一人,负责全校工作。
新加坡教育部遴选中小学校长有严格的规定,但政府资助或部分资助的学校的校长必须由教育部聘用,私立学校的校长则无须经教育部审批。
新加坡中小学实行校长委任制度,举行委任仪式。
委任状突出了校长在学校中的关键作用。
校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
新加坡中小学校长的权限只限于教学管理,因为新加坡教育部对中小学实行科学的、规范的、统一的直接管理。
无论是教师的使用、教师力量的协调、教师工作纪律,还是教师休假、退休和退职待遇等问题,均由教育部管理。
二、我国中小学的学校结构
考察了国外一些国家中小学的学校结构后,下面我们再考察我国中小学的学校结构,最后对两者进行简单比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