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如果企业购入的材料是为工程准备的物资,应设置“工程物资”
予以反映。
在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企业,为了正确核算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还应设置“材料成本差异”
科目。
在商品流通企业里,对于采用进价核算的购入商品,应当设置“库存商品”
科目;对于采用售价核算的购入商品,除设置“库存商品”
科目外,还应设置“商品进销差价”
科目;对于企业接受其他单位委托代销或寄销的商品,应当设置“受托代销商品”
和“受托代销商品款”
科目。
3.生产业务的会计科目设计
此类业务主要发生在工业企业。
工业企业从事的生产业务就是耗费物化劳动和活化劳动,并将其价值随着生产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形成产成品。
主要业务有:耗用各种材料;支付职工工资和各种费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分摊预提生产经营费用;计算产品实际生产成本;产品完工入库。
所以,生产业务应当设置的科目,除“银行存款”
“现金”
“原材料”
“固定资产”
等科目,还应当根据不同情况,设置一些其他科目。
(1)各种费用的会计科目设计
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各项费用,有些是为生产某种产品发生的直接性费用,可以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生产成本;有些是为生产几种产品发生的直接性费用,需要一定的归集和分配方式,在几种产品之间合理分摊;还有些费用是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按照制造成本法的要求,它不构成产品成本,而作为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因此在工业企业里,应当设置“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和“管理费用”
三个会计科目,分别核算上述三种不同性质的费用。
(2)工资业务的会计科目设计
企业的工资业务,既包括工资的结算,又包括工资的支付。
结算分配工资引起成本费用的增加,由于工资的结算和支付一般不在同一时间,成本费用增加的同时会形成企业对职工的工资性债务;支付工资会减少企业的债务,同时引起货币资金的减少。
因此,工资业务除设置前面涉及的费用成本和货币资金科目外,必须设置“应付职工薪酬”
科目,核算企业应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和工资发放情况。
(3)固定资产提取折旧及减值的会计科目设计
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意味着固定资产价值的减少,本应在“固定资产”
科目反映,但为了使“固定资产”
科目按原始价值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以便考察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决定其报废、更新时间,加强计划管理,应当设置“累计折旧”
会计科目,专门核算固定资产因使用而磨损减少的价值,并与“固定资产”
科目对比,随时了解企业的固定资产净值。
对因捐赠、出售、毁损或报废等原因处置固定资产的业务,还应设置“固定资产清理”
“营业外收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