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对孤独症患儿来说,只有早发现、早干预,进行行为矫治,才能帮助他们缩短与正常社会的距离,让他们早日融入社会。
自1943年首次提出这一症状以来,孤独症的治疗已有了很大发展,有些患者随着年龄增长症状会减轻。
最重要的治疗是教育和行为治疗,以促进对患儿异常行为,特别是社会性异常行为的矫正,如刻板动作等,消除睡眠障碍、发脾气、多动等继发性症状。
患儿的家人也要注意克服焦虑、自责、急躁情绪,以对患儿的治疗产生良好的效果。
父母要改变养育方式,多接近、多关心患儿,给孩子以温暖。
研究者正积极寻求各种治疗的方法来帮助孤独症患者,包括语言疗法、感官综合、视觉疗法、音乐疗法、听觉疗法等。
实验证明,在良好的方法下,患者病情会有所控制和好转。
药物治疗仅对个别症状可能有效。
如短期严重失眠,可用安定;有攻击行为,可用奋乃静;促进脑功能的药物可选用脑复新、脑复康,或y-酷氨酸。
此外,利他林对治疗孤独和语言障碍有效。
近年来,有人报告,服用芬氟拉明治疗孤独症有效。
该药是苯丙胺的衍生物,服用后可使中枢神经系统血清素水平降低,减轻多动及刻板动作,改善注意力。
患孤独症的儿童,一般病程比较长,所以用药治疗的时间也相对长一些。
家长应注意治疗时药物的副作用,如锥体外系反应、肝肾功能及心血管以及血象的异常。
因此,对患儿定期复查是必要的。
上述药物对孤独症患儿具有治疗作用,可使某些症状减轻,有利于行为及心理治疗的进行,但目前还达不到根治的效果。
药物本身还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认识能力,也不能建立正常的行为,但可使孩子对环境和管理更为适应。
儿童孤独症预后大多不良,往往残留行为障碍,以致适应困难,不能独立生活。
少数病人年长后能适应社会生活,智能好的患儿比智能差的患儿预后好。
患者一般可做重复性强的工作,像艺术家、调琴师、画家、办公室人员、洗碟子工人、流水线工人等,他们通常喜爱音乐、游泳、打猎、猜谜等。
患者成年后需要职业训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