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社会现实与教育的冲突常常消解了学校教育的效果,使教师无奈地面对“5+2=0”
的结果。
这样的现实,令教师感觉到自身对孩子影响的有限性,从而质疑自我的价值。
二是源自家长和学生的不理解、不支持和不尊重,使得家长难沟通,学生难管教,从而使教师感受到委屈和无力,削弱其自我认同。
在变革社会中,计划生育的实施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得家庭对教育的关注度和参与度都非常高。
然而,很多时候,这种关注和参与很多是在非理性的状态下发生的,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和保护,家长对教师工作的不支持和不理解令家校关系变得充满不信任甚至是冲突。
教师在辛苦付出之后,得不到家长的理解,甚至还会在家长的误解中承受委屈,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让教师对职业产生负面的体验和认知,影响其自我认同感。
图6-3“我感觉现在教师越来越不好做了”
的百分比图示
孩子越来越难教,缘于家长、社会造成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扭曲,教师的正能量太单薄,生活中负面因素太多,孩子教育不应是单方面的教育,老师难当。
很多时候,自己努力之后学生不理解,家长很不支持等,感到很无奈。
家长不配合教育,过分溺爱孩子,给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局限性。
有些不讲理的家长对老师要求过分,蛮横无理,让老师们感觉很气愤,也很心寒。
你的价值观学生不认同,你说很多话学生不听。
当调皮的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时,感到无能为力,无法帮助他们,有时学生不理解、不接受你的教育,甚至抵触。
现在教师越来越不好做的背后是对当下教育改革的不适应和压力负担,54.9%的教师反映“各种教育改革让我对教学感到不适应”
,66.9%的教师认为“各种教学改革令我感觉压力很大”
(见图6-4)。
教育改革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需要教师改变既有的教学观念和模式,从而对教师形成一种挑战和压力。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改革本身在价值取向和实际效果方面能够得到教师的认同,那么,教师虽然有压力,但是也不会产生自我认同危机。
最主要的是“朝令夕改式”
的改革,追赶时髦式的改革,往往会偏离教育的轨道,教师明明看到这样的改革是有问题的,却还要按部就班去做,此时,就会产生自我认同的危机。
改革本身不是问题,需要拷问的是什么样的改革,为了什么的改革,如果这些问题能够在正确的方向上得到回答和解决,那么,改革本身也许不会成为导致教师职业困惑的因素。
图6-4各种教育改革让我对教学感到不适应的认同频率
(四)教师自我认同的制度差异分析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教师的职业生活是在制度体系内展开的。
制度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本来像空气一样是人们习以为常的,不应该成为一种凸显出来的影响因素。
然而,现实的教育中,教师的自我认同确实受到制度因素的影响,并且是一种系统性、整体性的影响。
这种影响是由制度本身所存在的缺陷造成的。
制度是否具有人文性,制度是否公正、民主,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教师的职业生活,或者激励、或者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进取状态。
教师只能改变自己,有时学校的规定不太合理,不利于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教学,但一个普通教师对此无能为力,使你的想法理念不能实施,会感觉没有自己发挥的空间,很压抑。
比如,学校管得很细,连老师看作业的标准、教案的格式等小细节都进行约束,让老师很反感。
领导制定制度,很少征求普通教师的意见。
学校制定的条条框框,使人压力很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