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人以其特有的主体性力量,推翻制度过强的客观强制性,令制度“属人”
。
因此,制度的重建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使制度更具伦理性和道德性,使人与制度更加彼此信任,相辅相成。
制度的伦理性重建首先需要制度设计和实施中的公正,制度正义是制度的首要伦理。
在教师的职业生活中,不公和不义的制度对教师的自我认同具有强大的杀伤力。
这样的制度破坏了教师内心的价值信念,颠覆了教师对制度权威的信任,毁灭了教师对积极评价目标的追求,并且产生的是一种系统性的破坏,形成了群体性的负面影响。
为此,就需要制度设计者和实施者将公正之剑悬于头顶,体谅每一个制度之下的人的处境,正确地挥舞,令其不至于伤人。
此外,制度的伦理性,还需要制度保持其仁慈的一面,对教师有更多的关怀和信任,更多的理解和激励,而不是将教师视为监视和防备的“敌人”
。
无论是考勤制度还是奖惩制度,都应该更多激发人性积极向上的一面,而不是将着眼点放在提防和惩治人性的邪恶上。
越是相信善,善就会越多;越是信任人,人就会越值得信任。
具有伦理性的制度会用自身的宽容和信任激发教师自我之中的积极品质,令教师的自我主体性充分展示出来,并且发挥出令人惊艳的作用和价值。
自我认同的根本在于建立其稳定的存在感,能够自由地追求和实现自我的价值和意义。
而这样一种生存状态不会从天而降,现实总会设置种种障碍让我们去品味自由的珍贵。
因此,教师自我认同在制度之下的重建是一个持久的自我完成的过程,自我并不尽善尽美,现实也并非完美无缺,然而,自我却存在强烈的超越性动机,正是这样的动机使自我不断突破自我的局限,也突破现实的制约,去寻求一种不断逼近理想的存在。
正如歌德所吟诵的:
“是的!
我执着地坚守着这一观念;
智慧的最终结果表明它是对的;
只有那些每天都在重新征服自由和存在的人
才能获得自由和存在。”
[1][美]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79、180.
[2][美]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79、180.
[3][美]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68、169.
[4][美]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68、169.
[5][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马奇炎,陈婧,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32.
[6][西]保罗·佛来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引言.
[7][美]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70.
[8][美]SamM.Intrator.我的教学勇气[M].方彤,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1、105.
[9][美]SamM.Intrator.我的教学勇气[M].方彤,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1、105.
[10][美]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66.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