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二章 教师自我认同的资本困境及其突破(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二章教师自我认同的资本困境及其突破

banner"

>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辛苦劳作、来回奔波,到底为了什么呢?所有这些贪婪和欲望,左右这些对财富、权力和名声的追求,其目的到底何在呢?[1]

——亚当·斯密

现代身份理想认为“体面”

与财富直接相关,而“不体面”

与贫苦直接相关,这一点构成了一些人对现代身份理想提出质疑的关键所在。

[2]

——阿兰·德波顿

我们身处社会转型的过程之中。

“社会转型的路途可能通往天堂,可能通往地狱,也可能通往天堂般的地狱”

,[3]无论结果如何都将“转变社会的价值和制度”

,而我们都将面临“我是谁”

“我们是谁”

的拷问和困境。

于是,个体的自我认同被凸显并需要重新构建。

对于教师而言,自我认同的挑战会更加严峻。

因为,教师是一种以主体自我为工具的职业,其自我认同对于职业生活具有基础性价值。

唯有主体自我形成了充分而完整的认同感,作为工具的自我才可能在职业中有卓越的表现。

然而,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当下中国市场经济背景下,教师的自我认同却面临着巨大困难。

《美国教师》中那句意味悠长而略带伤感的话,真切地描绘了当下教师的处境——“教学并非一项不复存在的艺术,但尊重它的传统已不复存在。”

[4]因为,资本和资本的运营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

教师职业自身的价值逻辑与市场经济的价值逻辑是内在冲突的,然而,无可选择地生存于市场经济之中的教师如何适应这一逻辑,并且在适应的过程中持守作为教师的自我价值是其面临的现实困境。

而这种困境正是“转型期知识分子在神圣秩序与世俗秩序、神圣价值与世俗价值之间感受到的紧张与焦虑”

[5]的集中表现。

[1][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蒋自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65.

[2][英]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M].陈广兴,南治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13.

[3][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

[4][美]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余巍,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

[5]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148、154.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斯坦索姆神豪九零后天师一睁眼,我穿成两个熊孩子后娘桃桃乌龙满级大佬从斗罗开始重生后我成了全大陆最横的崽狂探我的重返2008我真不知道原来我家这么有钱斗破乾坤,龙王求亲请排队重生之惊羽夫人每天都被套路从水浒开始的好汉之旅星际第一女将极品赘婿八零之珠光宝气公子实在太正义了棋魂:随身阿尔法狗穿成反派的病美人妹妹[穿书]洪荒之太清问道袖藏天光破茧一剑倾国空间农女:团宠娇妻甜又飒权游:睡龙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