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由于每个人都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当个体进行自我认同的时候,就可能会侧重一个方面来进行认同,也就是说个体总会把其中一个方面作为自我认同的主要方面,而另外一个方面就作为次要的方面。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不同的幼儿教师会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自我认同,从他们对教师职业的描述中就可以看出来,有一位教师说道:“幼儿教师职业丰富多彩,充满**,充满活力,有成就感,有责任感,充满爱心,很有价值,非常有意义。”
从这位教师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到“**”
“活力”
“成就感”
“责任感”
这些都是教师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可见,这位教师把个体自我作为了自我认同的主体。
而另外一位教师说道:“压力大,工资较低,小学、初中老师都看不起幼儿教师,社会地位比较低。”
从这位教师对教师职业的描述中,我们发现“工资”
“看不起”
“社会地位”
这些都是体现教师对职业的社会要求,可见这位教师是以社会自我作为主体进行的自我认同。
从先前分析的数据中,我们已经发现,教师从个体自我的角度进行自我认同的时候总会有积极的职业体验和感受,而教师从社会自我的角度进行认同的时候会有消极的职业体验和感受。
所以,选择从个体自我还是从社会自我的角度进行自我认同是十分关键的。
但事情不总是绝对的,即使是同一个幼儿教师,也不会固定地从一个角度进行自我认同,他可能有一段时间的自我认同侧重个体自我方面,而另一段时间因为一些因素的影响又转向了社会自我认同。
所以,个体自我和社会自我就像一对孪生兄弟一样,既互相依存又不断斗争。
我们不能完全肯定个体自我认同,也不能绝对否定社会自我认同。
对于幼儿教师来说,要了解这种规律性,学会从个体自我认同的角度确定教师职业的内在价值以及自身存在的价值,同时,也不能完全忽视社会自我认同,因为这体现幼儿教师的社会价值。
但是,社会交往中某些因素并不能够人为地控制,教师对此也有些无能为力。
所以,幼儿教师从个体自我认同的角度更容易体会到自我完善与自我实现,我们总会从自我能够操控的方面体会到自身的价值,而会在自我不能操控的领域受挫。
(二)内部情感体验与外部职业回报的取舍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虽然说幼儿教师经济收入不高,但还有一部分教师拿着较低的工资奋斗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线,并保持着内心的乐观,肯定着这份职业原本的美好。
一位幼儿教师说:“虽然工资太低,但幼儿的成长,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让我感觉很有成就感。”
另一位幼儿教师说:“幼儿教师工资实在太低,但我干了20多年,我感到当幼儿老师非常光荣,我很喜欢这份工作。”
这些让人为之动容的话语,都是教师真实情感的表达。
这些教师更看重的是自己在教师职业中的心理体验与感受,以及教师职业的内在价值。
在教师职业中,有的教师看重的是作为一个幼儿教师的体验和感受,而幼儿教师看重的则是这份职业带来的外部回报。
其实质是精神与物质的取舍,我们并不能绝对说关于精神的就是高尚的,关于物质的就是庸俗的,然而,教师职业与其他社会职业有所不同,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人,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幼儿教师职业更是需要教师精神力量支撑的事业,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3~6岁的儿童,教师对儿童的影响会持续儿童的一生,对儿童的发展有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如果幼儿教师没有奉献精神,对于这份职业来说是可怕的。
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我们不能说完全注重精神,但是我们必须说精神要大于物质。
所以,如果幼儿教师能多从自我内心的情感体验出发来审视教师职业,那么他将会得到更多的幸福与满足。
如果教师只是注重职业带给你的物质回报这种外在的因素,一味地关注自己的付出和回报是否成正比,那只会更多地引起教师对自己职业的困惑与质疑。
(三)社会期望与自我要求的选择
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期望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得不同。
特别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但是,社会的要求和教师的现状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并不是教师短时间内能够达到的。
而且,社会、家长、幼儿园对幼儿教师提出的要求有时候会有些理想化,这种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会造成教师思想上的矛盾和冲突,使教师对教师职业产生消极被动的情绪,对教师的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
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要求,反映的是教育的“应然”
状态,而教师的现状反映的是教育的“实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