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二、幼儿期的护理与保健
banner"
>
(一)保证充足营养
幼儿期儿童膳食结构接近成人,可与成人共进主餐,每日4~5餐(3餐主食,1~2餐点心)适合幼儿期儿童生长需要和消化道功能水平;为满足此期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必须为他们安排平衡膳食。
制备平衡膳食必须达到要求,每日摄入的优质蛋白质占总蛋白的12,其中乳类供能占总能量的13(约105kJkg)。
另外,一定不要忽视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促进思维发展
幼儿期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
儿童在2岁左右出现了思维的萌芽,2岁左右儿童的思维方法是依靠展开的实际行动,思维的每一步都和实际行动分不开,而且常常是从行动中的“顿悟”
解决问题。
3岁以后,儿童的思维所依靠的行动逐渐概括化,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某些具体行动往往压缩或省略。
例如,在娃娃家的游戏中,儿童端起碗来比画一下就算是吃饭了。
5岁以后,儿童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表现在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以及理解能力的发展等方面。
为了促进这一时期儿童思维的发展,成人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玩各种游戏。
儿童在游戏中模仿成人的各种活动,假想自己是某一个社会中的角色,体验着人际间各种社会关系,从而在心理上得到一定的满足。
这种心理活动及其行为表现,促进了儿童思维的发展。
这一时期儿童的游戏有许多种,如运动游戏、建构游戏、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等。
运动游戏有利于儿童的身体发育,可以锻炼他们的勇敢、机智和刚毅等性格;建构游戏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劳动习惯,可以发展他们搭、插、垒等方面的技巧,发展他们的感知、记忆和综合思维能力。
角色游戏、表演游戏有利于加强他们对社会生活的理解,丰富儿童的想象,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加强入学前教育
从幼儿期儿童到小学生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
这个转折使儿童的生活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幼儿期儿童的每日生活中,游戏占了大部分时间,学习时间仅1~1.5小时;而成为小学生后,学习成为他们的主要活动,每日学习时间5~6小时,而且小学生的学习与幼儿园的游戏有本质的区别。
入学前,幼儿园的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课间休息时间也长;入学后,小学以上课为主,课间休息仅十分钟。
入学前,儿童的生活由家长或幼儿园老师照料,他们依赖性强、独立性差;入学后,他们要自己上学、回家,独自完成作业,开始了独立生活。
入学前,儿童只学习和使用口头语言;入学后,开始学习和使用书面语言,并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因此,为了帮助儿童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家长和幼儿园老师要对儿童进行入学前教育:包括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注意发展想象与思维能力,培养与人交往、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的能力,特别要注意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四)预防感染与事故
集体机构的儿童需要特别注意预防传染性疾病,如肝炎、麻疹、痢疾等。
幼儿期儿童活泼淘气,但机体发育尚未完善,动作不够协调,又缺少生活经验,因而易发生意外事故,要引起家长和保教人员足够重视,加强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预防发生意外事故,如儿童外伤、溺水、误服药物、食物中毒、触电等事故。
(五)定期检查儿童的视力、听力和牙齿
要做定期健康检查,必须定期检查儿童的视力、听力和牙齿,以便早期发现弱视、听力障碍、龋齿,及时予以矫治。
1.视力检查
用儿童视力表或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
3~4岁可用字母匹配法筛查。
一般每6个月检查1次。
发现斜视或注视姿势异常者,要及时进一步检查与治疗。
发现双眼视力差≥2行或者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于正常时,应及时转眼科进一步检查与治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