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二、听觉器官——耳
banner"
>
(一)耳的结构和功能
耳可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外耳和中耳是声波的传导装置,内耳是位听觉器官的主要部分。
图1-18耳的结构图
外耳包括耳郭、外耳道。
耳郭主要由软骨和皮肤构成,能收集声波,也是传统中医学进行耳针穴位疗法的部位。
外耳道的外三分之一由软骨构成,软骨外的皮肤上有耳毛和能分泌耵聍的耵聍腺。
外耳道是声波进入中耳的通道。
中耳包括鼓膜、三块听小骨和咽鼓管开口。
鼓膜介于外耳和中耳之间,是一块椭圆形的薄膜。
三块听小骨外连鼓膜,内与耳蜗相连,可以把鼓膜振动传到耳蜗。
中耳的空隙叫鼓室,鼓室有通向咽部的咽鼓管开口。
吞咽时,空气从咽部进入中耳,使鼓膜两侧的气压相等,保证鼓膜正常振动,人们才能听到清晰的声音。
内耳包括耳蜗、半规管和前庭。
耳蜗内有数千根听觉神经纤维末梢,并充满**。
声波使鼓膜振动并带动听小骨,听小骨振动引起耳蜗内**的振动,听神经将振动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送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半规管和前庭内有位觉感受器,人体运动时,特别是头部位置改变时,位觉感受器将刺激传到大脑,形成位觉。
(二)学前儿童耳的特点
1.外耳道比较狭窄,外耳道壁尚未完全骨化
学前儿童的耳正在发育过程中,5岁前,外耳道壁还未完全骨化和愈合,直到10岁,外耳道壁才骨化完成,12岁听觉器官才发育完全。
2.咽鼓管相对比较短、平直、管径较粗
学前儿童的咽鼓管比成人的短、粗,位置水平,所以,咽、喉和鼻腔有感染时,病菌易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3.耳蜗的感受性较强
学前儿童耳蜗的感受性比成人强,对声音比较敏感,听觉比成人敏锐。
学前儿童对噪声敏感,当声音达到60分贝时,呼吸就会有所改变,开始影响睡眠和休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