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幼儿安全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养成教育。
古语言:“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意思是说,孩子在小时候养成的行为习惯像自动化一样地巩固,不需要任何意志的努力就能够做到。
幼儿一日生活包括来园、早操、就餐、教学活动、游戏、盥洗、午睡、起床、整理、散步、劳动和自由活动等,安全教育就要渗透到各环节之中。
教师可利用提问、谈话、赞叹、表情、动作等方式,启发、暗示幼儿应该怎么做,或引导幼儿对事件进行讨论,发表个人见解。
比如,在户外活动时,要让幼儿选择一些和幼儿年龄相符的运动器械进行活动。
当孩子第一次玩某一器械,或对一些游戏设施还未完全适应,或尝试某些具有危险性的活动时,教师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成人,要与孩子们一起讨论、分享如何安全使用某一器械、可能存在的危险以及如何避免危险发生的经验等,并在孩子对这些器械设施活动的反复尝试中,给他们以适当的安全指导与提醒。
如秋千的使用,教师并不规定某一特定的玩法,但要让孩子理解一个基本的安全规则,即当你在**秋千时,手要抓紧绳子,避免从秋千上摔下来,还要注意前后有没有其他小朋友,以免相撞。
滑滑梯时,教育幼儿不要在滑梯上拥挤,不要趴着滑滑梯。
过渡环节非常容易出事,上厕所、洗手、跑动、喝水等都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教师应抓住时机进行随机教育,告诉幼儿上厕所不要拥挤,要有序地排队洗手、如厕,喝水不要喝太快以免呛着,跑动时不要打闹,不要从高处往地面跳;在幼儿进餐时做好进餐准备,让幼儿有序进餐,不催促幼儿进餐;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不要两条腿伸开,告诉他这样脚会绊倒别人;使用筷子时,不要朝着他人打闹。
4.出游活动中狠抓安全教育
幼儿园要定期组织幼儿进行一些出游活动。
教师对出游场所的环境要事先了解,分析可能的隐患,功课做得越充分,安全越有保障。
要关注危险地带,带孩子到达出游地点后,首先要观察周围环境,对照预先制订的计划安排行程。
听从工作人员安排,有问题及时咨询工作人员,尤其对危险地带,比如池塘、高坡、人员集中地带高度关注。
还要时刻监管幼儿,配备足够的人手照管幼儿,时刻保持幼儿在自己的监控中,尤其是在人多的场合以及让幼儿自由活动的时间,容易出现混乱或者幼儿走散。
这时候可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让幼儿手拉手防止走散,组织幼儿一起唱歌,防止幼儿自行活动等。
如果期间一旦发现孩子走失,不能慌张,要冷静地分析,立即采取措施寻找走失者。
比如,首先联系管理部门,询问其他孩子,以获取信息,但同时又要保障在场孩子的安全,不能顾此失彼。
5.家园合作,加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在培养幼儿安全自护意识的过程中,应要求家长配合,进行一致性的教育,因为相当一部分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存在于家庭中,教师不便于指导。
因此,经常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详细介绍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义、目标、计划和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
同时,向家长发一些有关这方面的知识资料,宣传一些如何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以此来提高家长自身的安全意识。
幼儿园还可以通过父母联系卡片、设立布告栏、举办家庭教育讲座、邀请家长参观、成立邻里互助小组等形式,与家长进行充分交流,让家长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教给家长一些具体的安全教育指导方法,鼓励他们与幼儿园的安全教育保持一致。
让幼儿在父母的帮助下,逐渐掌握在家中的一些安全自护意识。
有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我们的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做好家长工作,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是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关键。
总之,保证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是幼儿园老师的职责。
健康与安全不能被动地等待给予,而应该让孩子主动地获得,这种获得要从良好的环境中来,从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中来,从丰富多彩的游戏中来,从家园一致的教育中来。
孩子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教师应该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给孩子营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教会孩子自我保护的方法,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