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三十一如何看待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三十一、如何看待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banner"

>

“在幼儿园里,经常会发生幼儿打人、咬人、抓人、踢人、冲撞别人、夺取别人的东西、摔打东西等这样的事情,这就是攻击性行为。”

[1]攻击性行为是指以直接的或间接的方式有意损害他人的行为。

下面我们先来看一段观察记录,见表5-2。

表5-2对一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观察记录[2]

续表

幼儿园里像凯利这样的幼儿也是很常见的,针对他一次次地攻击其他的小朋友的行为,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

1.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

(1)父母的惩罚。

研究发现,攻击型男孩的父母对他们的惩罚更多,而且即使他们行为正确,也被施以经常的惩罚。

惩罚对攻击型和非攻击型的儿童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惩罚可以抑制非攻击型儿童的攻击行为,但对于攻击型的儿童则不能抑制其攻击性,反而会加重攻击行为。

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那些具有攻击性而时常受到家长惩罚的孩子具有更大的攻击性。

因此,以惩罚作为抑制孩子攻击性行为的方式往往并不奏效,因为父母的惩罚本身又给孩子树立了攻击行为的榜样。

(2)榜样。

模仿是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电视动画片上的攻击性榜样会增加儿童以后的攻击行为,过多的电视暴力还能影响儿童的态度,使他们将暴力看作一种解决人际冲突的可以接受的和有效的途径。

上文表5-2的观察记录,凯利的父母长期处于婚姻危机,凯利的父亲经常殴打凯利的母亲,父亲的这一行为成了凯利的“榜样”

,使得凯利认为处理人际间冲突的方式就是攻击,而且凯利更倾向于学习父亲殴打女性的行为而攻击女孩子。

(3)强化。

在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父母或教师不加制止或听之任之,就等于强化了孩子的侵犯行为。

同伴之间也能学会攻击性行为,如果一个孩子成功地引用了攻击策略来控制同伴,可以加强和增加他以后的攻击性。

例如,当一个儿童抢了另一个儿童的玩具时,若受害者做出哭、退缩或沉默的反应,那么这个进攻者以后还会用同样的方式去对付别的儿童。

(4)挫折。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J.多拉德等指出:“攻击行为往往是挫折的结果。”

儿童攻击性行为与受挫折有关。

有一个实验也说明了这种观点:一组儿童被领到一个放满了诱人玩具的房间,但有铁丝网隔着而不能接触到这些玩具,只能眼巴巴看着,直到过了很长时间才最终被允许玩这些玩具;另一组儿童在未遭受这些挫折的情况下可以高高兴兴地直接玩玩具。

结果发现:那些遭受到挫折的儿童接触到这些玩具时非常有破坏性,他们倾向于摔、扔、踩玩具等。

挫折是人在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自己的目的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如果孩子在犯错误时,成人对周围人说“不理他”

,使孩子丢了脸,或戏弄他,经常对他大声嚷嚷等,就会导致其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斯坦索姆神豪九零后天师一睁眼,我穿成两个熊孩子后娘桃桃乌龙满级大佬从斗罗开始重生后我成了全大陆最横的崽狂探我的重返2008我真不知道原来我家这么有钱斗破乾坤,龙王求亲请排队重生之惊羽夫人每天都被套路从水浒开始的好汉之旅星际第一女将极品赘婿八零之珠光宝气公子实在太正义了棋魂:随身阿尔法狗穿成反派的病美人妹妹[穿书]洪荒之太清问道袖藏天光破茧一剑倾国空间农女:团宠娇妻甜又飒权游:睡龙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