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四、研究报告的撰写步骤
banner"
>
撰写研究报告主要有如下步骤:进入状态、开始写作、继续写作、修改初稿、结尾。
(一)进入状态
训练自己进入写作的状态,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反复阅读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分析大纲;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直觉对资料进行“头脑风暴”
;使用不同的概念将资料的内容串为一个整体;将各种概念之间的联系用图画出来;设想使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写作;假设不同的读者群对自己的作品会有什么反应。
具体做法如下。
1.制定写作大纲
写作之前,可以先制定一个比较详细的写作大纲,帮助自己提前思考。
提纲不必过于固定,可以根据写作的进展随时修改。
在大纲中应确定自己的基本故事线、讲故事的主人公以及写作的风格,从而决定原始资料的取舍,并可以对写作的具体步骤进行预测。
2.与假想读者进行对话
在对写作进行设计时,我们可以在头脑中假定一些特定的读者,调动自己的想象力与其进行对话。
例如,如何向假想的读者介绍自己的研究发现;如何使他们相信自己的研究结果是可信的和有意义的;如何回应他们对研究结果的质疑等。
3.自我追问
为了使自己进入写作的状态,我们还可以不断自我追问:我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我现在得到的研究结果是否可以回答该研究问题?我如何利用自己收集的资料回答这个研究问题?在这种追问中,我们可以不断地对自己的写作构思进行调整。
此外,我们需要时刻将纸和笔带在身边,即使是在度假和躺在**的时候也要不失时机地记录下自己转瞬即逝的灵感。
(二)开始写作
1.克服来自自身的阻抗
“万事开头难”
,质的研究的写作尤为如此。
我们总是遇到各种阻抗:我手头要做的事情太多,无法定下心来写作;我的资料太繁杂了,我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我的脑子里想法太多,可就是理不出个头绪来;我现在时间不够,不能进入角色等。
面对这种状况,我们不妨从很小的一点(如一个想法、一个概念、一个事件)开始写作,否则将无止境地拖延下去。
2.写作的时序和顺序
其实,在实地收集资料时我们就应该开始写作了,不必等到所有的资料都收集好了、所有的问题都想清楚了才开始。
在自己对资料还不太熟悉的时候就开始写作有很多优势,因为这时我们有很多想法和感受,而这些想法和感受可能是最“真实”
、原初、未加修饰、原汁原味的,最能反映自己当时的反应。
此外,提前写作还可以为研究报告提供一个初步的体例、内容的顺序、篇幅限制以及研究的焦点,迫使研究者为自己的实地工作确定一个基本的方向。
很多有经验的质的研究者写作的一个诀窍是:不必总是从第一章写起,可以按从易到难的顺序逐个攻破堡垒。
通常,他们先从对方法的反思开始,因为这一部分比较直接,前后程序比较清楚;然后开始撰写研究结果,最后才写第一章的概论。
之所以将第一章放在写作的最后,是因为通常到了这个时候他们才知道自己到底想写什么,已经写了什么,才真正了解自己的意图。
因此,第一次写作时,他们通常尽快地把草稿写出来,然后对内容进行修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