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三、实验研究设计中的实验模式设计
banner"
>
根据研究目的,结合被试选择与分配类型、自变量数量及操作程序、因变量测量方式等,实验研究法形成了多种设计模式在学前教育研究中,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为简明表示各种设计类型的实施状况,用下面的符号表示相应的因素:
R:表示被试是经过随机选择和分配的
G:表示组,实验组或控制组
-:表示虚线上面和下面的组是自然组,不是等组
X:表示一种实验处理,即实验的自变量
O:表示一次测试或观察,即实验的因变量的测量
——:表示无实验处理
(一)单组后测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只有实验组,没有控制组,实验研究没有前测,只进行实验处理,然后测得一个实验结果。
以单因素实验研究为例,该种模式可表示为:
GXO
单组后测实验设计是一种简单的、容易操作的设计方法,由于没有前测,因而有可能容纳较多的无关变量,从严格意义上说是一种比较粗糙的研究模式,属于前实验设计,主要被用于提炼教育经验。
(二)单组前后测模式
这种模式同样只有实验组,没有控制组,但在实验处理前进行一次测验,在实验处理后进行一次测验,然后比较前后两次测验的结果来确定实验的效果。
1.单组单因素前后测
该种模式可表示为:
GO1XO2
这种模式与单组单因素后测实验设计相比,由于增加了前测O1,可以对实验处理前后的差异进行对比,所得结论要准确一些。
但是,由于只有一组被试,偶然事件、成熟、前测效应等无关因素无法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前后测得到的因变量的变化无法确切证明是自变量作用的结果。
一般来说,该模式比较适用于能通过教育活动取得直接效果的因变量,如知识掌握程度、专门性技能和学科学习能力,不适于见效慢、更多依赖学生(学前儿童)身心成熟而较少依赖教育活动的因变量,如学生(学前儿童)的智力水平等。
2.单组双因素前后测模式
这种模式进行两个实验处理,对一组被试先进行一种自变量的前后测验实验,然后再对同一组被试进行另一种自变量的前后测验实验,用两次所得的结果比较两种自变量的优劣。
这种模式可以表示为(式中“:”
表示间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