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而非参与观察由于不干预观察对象的发展和变化,只是从旁对正在发生的行为现象进行记录,因此所得的结论相对客观。
但观察内容容易表面化,不易获得深层次的信息。
(四)根据是否通过中介物,可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直接观察(又称人工观察)是指不借助仪器,靠观察者自身的感觉器官进行观察。
间接观察则是利用仪器或技术手段如录音、录像等为中介,间接地对现象或行为进行观测,从而获取资料的观察。
直接观察的优点是观察者身临其境,感受真切、直观、具体,有助于形成对观察对象的整体认识,适合在实践第一线的教师应用。
但人的感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视野与精力有限,记录难以精确全面,被观察的行为或现象不能被完整地保存下来,难以再现原始情境。
与直接观察相比,间接观察则能将现场情境尽可能地保留下来,可供日后重复观测和反复分析使用。
因此,现行的观察常需要以间接观察作为辅助手段,利用现代化的仪器设备,使观察更精确、更全面。
(五)根据观察是否有严格的设计,可分为结构性观察和非结构性观察
结构性观察是对观察的内容、程序、记录方法都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设计和考虑,观察时基本上按照设计的步骤进行,观察的记录结果也适合进行量化的处理,这种观察多用于验证性研究。
非结构性观察事先没有严格的设计,则比较灵活,可以根据观察过程中发现的现象进行选择性观察,而不必受设计的框框限制,但是其结果往往难以进行量化处理。
适合于教师获取日常教育、教学等方面的信息和对儿童身心发展各种特点的认识,多用于探索性的观察研究。
(六)根据对被观察行为的选择控制程度,可分为叙述性观察、取样观察与观察评定[2]
叙述性观察也称描述性观察,它是随着行为或事件的发生,自然地将它再现出来,观察者详细地作观察记录,然后对观察的资料加以分类,进行分析研究,一般用于质的研究中。
主要包括四种类型:日记描述法、逸事记录法、连续记录法和实例描述法。
而取样观察则是一种比较严格、系统的观察方法,对被观察的行为或现象作有控制的系统的观察。
主要分为时间取样观察法和事件取样观察法。
观察评定则对被观察的行为进行更高控制的观察,一般用于量的研究中,主要包括等级评定法和清单法。
本章第二、三、四节将会对这些方法进行详细解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