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附录是对正文起补充说明作用的信息材料,可以是文字、表格、图形等形式。
并不是必需的。
使用附录的目的一是使正文的内容整齐集中,二是为读者提供查证的原始文献。
一般在发表时不作刊登。
但所有对报告的阅读具有参考意义的材料,必须列出。
1.附录的使用方法
(1)附录的内容。
研究工具类,包括研究中使用的调查表、访谈提纲、观察评定表格、测量工具等;研究数据类,包括研究过程中收集到的重要原始数据表、访谈记录等;教育研究方案类,包括教育干预方案、活动计划、教材与教案等。
(2)附录的编排。
附录与正文连续编页码,每一附录均另页起。
报告、论文的附录依序用大写正体A,B,C,……编序号,如附录A。
附录中的图、表、式、参考文献等另行编序号,与正文分开,也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码,但在数码前冠以附录序码,如:图A1;表B2;式(B3);文献〔A5〕等。
2.附录的使用要求
(1)附录不是必需的。
可有可无的附录不应列出,在没有字数限制的报告中,附录较为常见。
(2)恰当选择附录内容。
一般附录的内容包括: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便于编入正文的材料;不便于编入正文的罕见珍贵资料;对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释、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等。
(五)致谢
研究论文中的致谢是对研究有直接贡献及帮助的人士和单位表示的感谢。
致谢不仅能体现论文的严谨性、真实性和科学性,而且能体现论文本身的价值和可信程度,更重要的是对他人和知识产权的尊重。
1.致谢的对象
一般致谢的对象主要有: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工作的奖学金基金、合同单位、资助或支持的企业、组织或个人;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其他应感谢的组织或个人。
在我国对给研究以资助或各种支持的有关单位或个人表示感谢的内容一般放在“后记”
中,但国际惯例趋向于和题名单独作为一页形成“题名页”
,放在报告的前面。
有时也可以采用为题名加注的方式来说明。
2.撰写致谢的要求
(1)合理选择致谢对象。
选择致谢对象时要掌握几点:一是对参与常规检验、予以轻微帮助或一般建议者,通常不需致谢。
二是对于做出重要贡献的同事或助手,应该作为合作者出现。
三是对于不能列为作者,但协助研究并提过指导性意见,而且在写作中提过建议并给予审阅的个人,需要致谢。
(2)恰当地表达致谢。
致谢的言辞应该恳切,实事求是,尽量指出具体的人所提供的具体的帮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