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5.就目前家园联系现状,设计访谈提纲并选择访谈对象进行深度访谈,写出反思笔记。
结合第1题的研究,尝试写一篇质的研究报告。
阅读导航
1.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本书结合教育研究领域中的有关问题介绍了“质的研究”
的基本思路、实施方法和操作技巧,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在介绍方法的同时提供了大量的研究实例,便于那些需要自己动手作实践性研究的教师、学生和研究人员使用。
该书因篇幅所限,没有展开的细节问题该书中都有详细的说明。
2.陈向明:《在行动中学作质的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该书收集了四篇硕士论文、一篇研究报告和一篇博士论文开题报告。
四篇硕士论文内容各不相同,写作风格也各有特色。
研究报告是陈向明本人1996年在中国农村贫困地区从事一项个案研究后撰写的。
开题报告则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写质的研究计划。
3.李娟,金震:《日常教学中教师了解幼儿数概念发展水平的途径》,34~37页,学前教育研究,2010(3)。
该文主要使用质的研究方法,旨在通过真诚地聆听教师们的声音,在实践中切身观察他们的行为,考察幼儿教师了解幼儿数概念发展水平的方式与方法。
收集资料的方法以深度访谈为主,非参与性观察为辅。
研究对象为三所不同幼儿园、不同学习经历的幼儿教师。
研究者分别对这三名教师访谈两次,对其中两名教师各观察一次。
实施研究前,研究者大致告知研究对象要访谈和观察的内容,并在征得其同意的基础上录音。
初稿完成后,发给研究对象阅读,进行了三角互证。
[1]刘晶波:《老拐子的故事——一份关于恐吓教育法的研究报告》,学前教育研究,1999(5)。
[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12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10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17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46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宁虹:《教育研究导论》,95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7]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238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8]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161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9]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169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0]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180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1]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216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