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3)研究方案。
即方案的总体思路是什么,方案中各部分的联系如何,方案是否完备。
(4)过程分析与结果预测。
即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问题,对此有哪些对策;研究结果可能出现哪些情况,是否会带来不良后果。
(5)课题研究的条件。
即研究的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是否满足研究要求,研究时机是否成熟等。
(三)课题论证的基本形式
课题论证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课题论证会
课题论证会又称开题报告会,通常由科研主管部门或由课题负责人邀请专家评委对课题的价值、创新、可行性等进行评议,课题负责人报告课题内容,解答专家评委的质疑,专家评委提出评价意见。
2.课题评审
课题评审指由科研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委对上报的科研项目申请逐一进行审核,评议申请课题的意义、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条件、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对能否立项进行表决。
课题评审通过,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即成为正式立项项目。
3.自我论证
自我论证是完善课题的重要环节,是课题论证会和课题评审的基础。
作为个人自定的、不纳入上级(学校、幼儿园)科研规划的教育研究课题,虽不需履行申报审批手续,但仍须进行自我论证,以保证研究的价值性、创新性与可行性。
自我论证可请同事、同行评议,提出修改意见;也可以在制定研究方案的基础上针对课题论证的基本内容逐项自评。
总之,课题论证是一项十分严肃认真的工作,对课题研究者和课题论证人都有严格的要求。
课题研究者要认真准备论证材料,详细介绍课题情况,虚心听取论证意见和修改意见,并根据论证结论完善研究方案。
课题论证人应提前对论证课题做好相关准备,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课题进行论证,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如此,才能真正发挥课题论证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本章小结
研究设计是教育研究的起始阶段,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决定研究的质量。
本章主要介绍了研究者如何开展教育研究设计,在理论阐述的同时,结合学前教育研究案例展开分析,着重指出:研究课题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好的课题应具有研究价值、科学性及可行性;研究假设要建立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或教育经验基础之上,要揭示两个变量之间的期望关系;确定研究对象要明确研究的总体与分析单位,要科学抽样;研究方案的制定要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做到内容全面、格式规范;还要经过课题论证以完善研究设计与方案,提高教育研究的效度。
思考与练习
1.如何理解研究课题在教育研究中的意义?它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2.表述研究假设的规范性要求有哪些?
3.为选择适当的样本,抽样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