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悦读明理
职业是人们从事的相对稳定的、有经济收入的、专门类别的社会劳动,是人们享有公民权利、承担公民义务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它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一是劳动,二是有固定的报酬或收入,三是要承担一定的职责并得到社会的承认。
根据1999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依据在业人口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的同一性进行分类,将全国范围内的职业划分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
专业是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
专业和职业有密切相关性。
我们所学的专业具有明显的技术性和职业性,往往是与社会中一定的职业群相对应。
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反映了其对应的职业群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
职业的8个大类
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其中包括5个中类,16个小类,25个细类。
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包括14个中类,115个小类,379个细类。
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其中包括4个中类,12个小类,45个细类。
第四大类:商业、服务业人员,其中包括8个中类,43个小类,147个细类。
第五大类: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其中包括6个中类,30个小类,121个细类。
第六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其中包括27个中类,195个小类,1119个细类。
第七大类:军人,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
第八大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新的职业不断涌现,职业种类的增加越来越快。
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职业只有分工的不同,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劳动的确有分工的不同,个人能力也的确存在大小,但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只要是为人民服务的劳动和职业就不存在根本意义上的“高低贵贱”
。
不管我们现在学习的是哪个专业,将来会在哪个工作岗位上工作,只要是符合社会需求,能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能力为社会服务,就是有价值的。
尊重劳动,保护劳动,维护劳动者权益,不仅是一个有希望的国家应奉行的价值理念和制度安排,也是“通过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能够成为一个社会共同追求的先决条件。
劳动是美丽的,劳动者是光荣的。
尊重劳动、倡导劳动者光荣对于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其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也不过分。
通过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这是广大老百姓的中国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让劳动者获得尊严,整个社会都在营造劳动创富、劳动光荣的氛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