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澳门回归祖国”
,2000年“老山汉墓考古发掘”
“钱江潮”
“悉尼奥运会”
,2001年“北京申奥”
“中国加入EC会议”
等活动的直播报道,题材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报道形式丰富,特别是在卫星技术的支持下,多点异地直播报道不断运用,显示出电视直播进一步发展的强劲态势。
但这些直播的共同特征是对“预发”
事件的直播,尚没有对突发性事件的直播。
2002年1月1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推出《南京零距离》栏目,以“南京零距离,就在你身边”
为口号,主要内容由“社会新闻”
“生活资讯”
“孟非读报”
“观众热线”
“现场调查”
等构成,以直播形式在18:50至19:50播出。
该栏目一经推出,即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多次刷新南京新闻界收视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被誉为中国电视改革的“第三次革命”
[4]。
从此,以“民生新闻”
为代表的地方新闻异军突起,一定程度上引领了全国地方电视台新闻改革。
从1993年起,围绕着扩大信息量,提高时效性,加强舆论监督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我国的电视新闻改革一步步深入,到2003年这10年间,中央电视台一批极富影响力栏目的开办,一方面更加注重新闻社会功能的开掘,使人们的新闻观念发生转变;另一方面,使我国的电视新闻逐渐走上了一条立体化、层次化、专业化的探索道路,电视新闻策划的作用愈益凸现,使这一时期成为我国电视新闻史上最为重要的阶段之一。
(四)电视新闻传播的突破期
进入21世纪,电视传播由单一的综合频道向专业化频道转变,新闻传播由以栏目为基本单位向以频道为基本单位转变,成为国际电视传播的发展趋势。
2003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出台,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三贴近”
新闻报道要求被历史性地强调出来,作为一种新闻传播思想的操作标准而成为当代媒介的操作规范,新闻传播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真实地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以人民群众的要求为根本出发点,努力反映客观现实生活和社会主流。
随后《新闻联播》的会议新闻明显减少和变短。
3月20日,美国开始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在“9·11”
事件中饱受争议的中央电视台及时推出伊拉克战争特别报道,在一套、四套、九套节目中通过电视直播、专家访谈、同声传译、滚动播出、连线采访、背景新闻、字幕新闻、媒体联动等形式予以全方位、全天候、滚动式报道或现场直播。
当然,由于事先的周密策划和安排,整个报道有条不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收视率也大幅提升。
据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调查显示,3月20日至23日,这三套节目的收视份额较平时提升400%,全国人均每天收视时间增加13分钟。
其中一套直播报道时段在全国16个地区的收视率达4.27%,比平时提高了8倍;四套直播节目的平均收视率达2.56%,比平时提高28倍左右;英语播出的九套节目收视率和收视份额也均比平时提高6倍。
[5]
5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试播,7月1日正式播出,使我国电视新闻进入频道时代,是我国电视新闻事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新闻频道的开播既整合了中央电视台的优势资源,也在传播观念与形态等方面具有实质性意义。
倡导“第一时间,第一现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