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通过对新闻事件的特质分析,善于在现场众多机位镜头之中选取最有价值、最能满足观众信息需求的画面。
“国庆50周年”
现场直播中,当现代化小区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时,导演运用了以下一组镜头切换:
(全景)方阵亮相;
(全景)低角度抬起俯拍整个方阵彩车;
(近景)新婚夫妇挥动鲜花;
(近景)几个孩子骑在父亲肩头;
(近景)离退休妇女挥动鲜花;
(近景)观礼嘉宾挥手;
(全景)彩车。
其中一组近景的集中展示,将“温馨祥和的场面”
演绎得淋漓尽致,“讲述了发生在你我身边、寻常然而却来之不易的百姓故事”
,结尾又将视线回落到游行方阵。
这些对于新闻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些具有视觉冲击力、能够传情达意的形象进行刻意的、浓墨重彩的描写,不囿于“再现”
的思维方式,强调“表现”
的艺术力量。
通过记录直播事件的动态过程或具体细节,寓情理于形象之中,集中渲染、深化某种意念、情绪、感情,并通过积累、对比等强烈效果的刻画,揭示生活中最有诗意、最富内容的深刻思想内涵,给人耳目一新、不同凡响甚至振聋发聩之感,赢得观众心理感受上的震动,必然产生良好的导向效果。
另一方面,注意节奏,巧妙避开乏味冗长的过程。
适时地利用演播室和多样播报方式融合避开新闻事件的低谷,做到主次结合、层次分明。
例如,中央电视台对张健横渡英吉利海峡进行现场直播报道时,考虑到近12个小时的横渡过程内容比较单调,于是设计成间断性直播,随时打开直播窗口,有侧重地报道横渡情况,效果较好。
3.深度开掘
关于现场直播,有人会认为现场直播就是全程展现现场事件,同步直播事态发展进程,对于现场的信息只做到类似于“拷贝”
般地、不加任何分析地报道。
这其实是误解。
如果仅仅是这样的报道,容易流于肤浅,显得零散化、表面化。
善于对现场的信息进行深度开掘,进行大容量、立体化的集纳有助于丰富报道内容,拓宽报道范围,深化报道内涵。
在现场直播中,事实的传播是基础,结合直播中镜头进行现场述评、专家点评等相当重要,叙议结合,既情趣相生,又能简明扼要向观众解疑释惑,帮助他们分辨是非。
“香港回归”
大型直播的主题是:洗刷百年国耻,维护国家主权。
直播中,面对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入港的画面,现场记者出镜有感而发:“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就在我的身后,就是大家熟悉的邓小平的巨幅画像。
在这个画像的上面,有一句话叫‘坚持党的路线方针100年不动摇’。
这很容易使我们想起,关于香港邓小平同志也说过一句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话,那就是‘一国两制50年不变’。
这句话,给很多香港同胞吃了定心丸。”
丰富而生动的画面,成为就事论理、以理评事、因势利导的绝佳时机,其感染力和说服力更强。
特别是当某些具有权威性、可信性的专家学者进入演播现场进行点评时,其“舆论领袖”
特质更容易显现,使受众易于接受。
二、演播室
作为现场直播节目的一种表现元素,演播室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