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她)可以是某一领域内的权威人士,也可以是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普通人,但都需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新闻事件中产生了某些影响。
前面曾经介绍过的《面对面·王岐山:军中无戏言》节目之所以获得成功,很重要的原因是当期节目嘉宾王岐山在抗击“非典”
的关键时刻出任北京代市长,其言行举止引人注目,此时访谈影响远胜于平时或者其他人。
3.谈话过程有悬念
悬念与新奇感也能成为节目的“卖点”
,成为吸引观众关注的有力武器。
在谈话过程中,巧妙地设置悬念,出乎嘉宾与观众意料,使观众获得意外的惊喜。
在《小崔会客·会见甘肃省长陆浩》中,策划人员设计了在主持人请出“嘉宾”
陆省长之后,如何从双方的对话巧妙地过渡到引见农民兄弟。
如果平铺直叙,直奔主题也未尝不可,只是显得过于平淡乏味,于是小崔想了个办法——考考省长的地理知识:先请省长从中国地图上找出甘肃,再从甘肃地图上找出临洮县,再找出贺家沟村,在省长找到了贺家沟村后,小崔出其不意地问陆省长黄建国的家在哪里——陆浩先是一愕,继而笑答:“黄建国家就在贺家沟村里!”
从而巧妙地引村民黄建国出场。
不仅巧妙过关,而且也给节目带来了意外。
(三)具有可操作性
选题的可操作性是指从选题的确立到节目成片过程中实施工作的难易程度。
一个选题最终落实到实处,需要经过很多环节,涉及很多因素的限制。
1.符合新闻政策
作为一档谈话类栏目,新闻谈话节目必须清楚“什么话题可以谈,什么话题不可以谈”
。
这是谈话节目的底线,也是策划选题时的标尺。
不是所有的话题都可以放到节目上谈论。
话题的选择必须符合新闻宣传政策和舆论导向,符合社会公众的普遍需求和利益。
同时,谈话节目的选题要把握好尺度,以人文关怀理念贯穿始终,尊重嘉宾、观众的意愿和内心感受。
2.栏目成本允许
一个选题由设想变为现实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需要一定的技术、资金和人才支持。
在策划选题时,一定要考虑到栏目的制作成本以及栏目组本身的能力和资金条件。
三、谈话节目的嘉宾选择
在电视谈话节目中,嘉宾的地位举足轻重。
他们是节目现场的主要谈话人,是展现谈话魅力的主角。
作为节目的主要谈话者,现场嘉宾发挥得如何直接影响节目的质量,因此,在选择时需要明确本期栏目嘉宾的职能、嘉宾的要求以及嘉宾的现场表现能力。
(一)嘉宾的要求
在西方国家的电视谈话节目中,对于嘉宾的选择有一些规则。
比如美国:
嘉宾必须带有煽动性的情绪谈论与话题有关的事情,而忌言他(她)生活中与此无关的事情。
嘉宾不能保持沉默,必须懂得所讨论的话题无不与主持人和现场观众有关,因此必须不断地诉说。
嘉宾必须表现得能够被人理解的有代表性的美国人,而且嘉宾的行为、语言和外表必须足够古怪,以使人娱乐,并且给观众造成一种优越感,使观众为没有成为其人而感到庆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