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例如,在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直播中,进行了多点直播,除直接聚集事件空间——莫斯科世贸中心国际奥委会开会现场,也将镜头延伸到国内外多个地点。
在公布结果前,观众与现场的申奥成员同呼吸、共祈祷,场面极其紧张。
当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观众的期待变成现实时,场内场外、国内国外的中华儿女群情振奋、欢呼雀跃。
同时,电视画面在国内各个城市的欢庆场面中切换,这时的现场已经跨越了国界,申奥成功的消息和欢腾的现场感染着电视机前的每一位观众。
(二)动态性
现场又是富有动态、千变万化、充满未知的,同步传送现场动态是电视直播的主要特征之一。
直播的魅力不仅仅在于最终揭示事件的结果,其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带领观众走进现场、体验过程。
“9·11”
事件电视直播时,纽约的世贸双塔在亿万电视观众眼中相继倒塌,更早一些时候收看直播的观众甚至看到第二架飞机撞向世贸南楼的全过程,这种电视直播史上前所未有的经历把观众牢牢地锁定在电视机前,随着这起事件的变化发展,观众的心也一起跌宕起伏。
凤凰卫视对这一事件的直播受到了华人世界的瞩目,“‘9·11’事件重塑了世界历史,也使凤凰卫视一鸣惊人,它的存在改变了中国电视的格局,至少在中国传播史上,成为一个范本与经典作品。”
[1]美国《新闻周刊》这样描述凤凰卫视的直播:“‘9·11’恐怖袭击之后的几个小时内,香港的凤凰卫视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唯一消息来源,国家电视台CCTV只在袭击之后作了简报,直到午夜之前都没有提供任何其他信息。
而在另一方面,成立仅五周年的凤凰则对此进行了36个小时的直播和连续报道。
所有中国人都在寻找能够看到凤凰卫视节目的朋友,许多大学生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到宾馆租房间,因为这样他们可以看到全面的报道。”
[2]
(三)冲突性
人类天生的好奇心让观众对于充满故事性的事件有强烈的关注欲望。
在做电视新闻直播的时候,一定要突出新闻事件中的悬念、冲突和戏剧性元素,从而激起观众强烈的收视期待。
虽然直播不能像录播那样精心编辑、集中展示,但是直播中的现场同步拍摄、不加修饰的画面以及同期采录的声音却能够让观众全面、立体地感受新闻现场。
一些特殊的拍摄手法和特别机位镜头的运用使得观众能够得到前所未有的全新体验,获得强烈的视觉听觉刺激。
比如在2011年凤凰卫视利比亚战争直播节目中,战地记者闾丘露薇在现场做直播报道,当时她在炸弹轰炸之后的一片废墟上,一边做报道一边小步移动,谁知摄像师移动拍摄时不小心踩到废墟石堆一个踉跄造成画面剧烈抖动,由于是直播所以这一画面并没有被剪掉,而正是这样不加修饰的特殊画面,使战争现场的恶劣环境和战争的巨大破坏性被更好地表现出来。
(四)悬念性
悬念性是指事件发展的不可预知性。
对于观众来说,越符合预料的事件越引不起他们的收视兴趣,而充满未知性的新闻事件则非常符合他们的心理预期。
直播这种特殊的传播方式本身就蕴涵着不可预料的变数。
现场直播是将不可预测的事件发展过程和结果同步传播给观众,它所产生的新鲜感和悬念始终给观众以强烈的吸引力,充满悬念性是直播报道最大的看点。
新闻事件中大量的“未知”
的东西可以对观众产生足够的吸引力。
比如,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汶川地震到底有多少人受灾?”
“通往映秀镇的道路能否如期打通?”
“受灾的百姓能否得到妥善安置?”
“还会不会有余震?”
“其他地方有影响吗?”
等等,这一系列疑问造成的强大吸引力会把观众锁定到电视机跟前,在这种情况下,收看电视直播成了大众的最佳选择。
[1]师永刚:《解密凤凰》,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2]转引自钟大年、于文华:《凤凰考:建构一个新传媒》,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0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