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一节电视新闻策划的理念确立
banner"
>
电视新闻策划不仅仅是对于新闻报道的具体安排,更是宏观的、带有全局观的战略性思考方案。
对电视频道和栏目来说,要做出完善有效的新闻策划,必须更新观念,树立新传播环境下策划的基本理念,建立长效的新闻策划机制,从而保证电视媒介自身竞争地位的稳固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一、电视新闻策划的基本理念
如何在宏观上理解电视新闻策划的意义,如何把握电视新闻策划的宏观视野,是开展策划前必须具有的观念支撑。
(一)媒介融合的大环境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介竞争不断加剧,新老媒体的融合成为趋势。
只有在竞争中取长补短,达到优势资源的整合和配置,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
媒介的竞争最终成为媒介发挥各自优势的前提,近年来,电视传播理念的创新开创了不少新的传播方式,对不同媒介的优势进行了广泛整合。
从融合新闻的角度看,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都只是新闻信息的发布平台而已。
电视读报节目的融合也可以看成是媒介平台的融合。
凤凰卫视的《有报天天读》异军突起,江苏城市频道《孟非读报》是《南京零距离》中收视最高的板块,等等。
《马斌读报》曾经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大型晨间直播节目《第一时间》的一个子栏目,《第一时间》主打“经济味、早间味、人情味”
,每天都有手机短信讨论话题,主持人在每个时段都会宣读具有代表性的手机短信,而这其中不乏观众对于刚刚播出的读报栏目中某条新闻的看法。
比如在2009年5月20日的节目中,针对食用油价格上调,引发市民抢购现象,主持人引用《新华每日电讯》、《每日经济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南京日报》和《浙江日报》等五家媒体的不同观点,并附以简单的评论:“市场机制下的商品调价那都是正常现象,消费者不必过于敏感。
应该保持理性消费,没有必要着急‘囤油’。”
通过信息的集纳,使大众理解现实,并加以引导。
此外,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互动性为电视新闻的互动传播提供了可能,许多访谈或评论性资料也源于此。
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当晚,凤凰卫视虽然没有直播开幕式,但其发挥自身优势,策划了一档特别节目《热点热议:北京奥林匹克之夜》,凤凰四大评论员(石齐平、程鹤麟、何亮亮、邱震海)在陪广大观众看奥运开幕式的同时,还实时点评开幕式特点和北京奥运会的深刻含义,获得观众的广泛好评。
(二)资源整合的大趋势
新闻传播的本质是将客观存在的事实,转化为受众所需要了解的信息。
而这些客观存在的事实就是新闻资源,大致可以分为新闻环境资源、新闻信息资源、新闻受众资源和新闻媒介资源。
要做好新闻,就必须将这些新闻资源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因为新闻传播所有的信息转化过程,不仅仅在媒介内部完成,还必须经媒介和外部环境、媒介和受众、媒介内部各领域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实现。
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接受信息能力的日益提高,媒介资源整合成为必然选择。
以中央电视台“抗震救灾”
报道为例,此次成功的报道其实是中央电视台电视采编播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而这些努力是中央电视台通过突发事件后的紧急策划,全台联动,动用自己的各种资源,包括人才、技术、传播平台、品牌等各种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5月12日启动直播,到5月27日,“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直播连续播出超过300小时,首播新闻1727条、专题133个。
[1]在突发事件报道中,中央电视台搭建了抗震救灾过程中最为权威的信息发布平台,不但是全国人民了解灾情的窗口,而且成为国内外其他媒体的主要信息来源。
2010年9月,凤凰卫视开播《媒体大摄汇》,将两岸三地各电视台的社会民生新闻重新包装,每天为观众精选两岸三地的社会案件、人伦亲情故事、奇人趣闻和科技新玩意儿,让观众在12分钟时间里了解两岸的社会生活。
(三)思维创新的大战略
理性的、成熟的创新不是“拍脑袋”
的主意,而是深思熟虑之后的一套完整的规划,每一个细节都要基于自身所掌握的资源,明晰自身对于这些资源的掌控能力,并有足够清晰的前景判断能力。
思维创新的首要任务,是要找准新闻产品内容的定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