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1911年,陶行知先生建议在南京高师附设“速记打字讲习班”
,以应社会急需,为职业教育开辟新天地。
1921年12月,中国教育改进社成立,陶行知先生受聘于该社主任干事,该社特设职业教育组和职业教育委员会,推动职业教育的开展。
1922年,陶行知先生在安庆暑期演讲会上作了题为《教育者的机会与责任》演讲,指出“好教育应当给学生一种技能,使他可以贡献社会。
换言之,好教育是养成学生技能的教育,使学生可以独立生活。”
“倘若一个人没有能力,则此人必分大家的利,而造成社会的恐慌了!
所以教育的成绩,就是技能;教育就是技能教育”
。
1924年,编辑平民职业小丛书。
1925年,在应南开中学演讲时说:“我希望诸君至少要做一个人,一个整个的人。
做一个完整的人有三种要素:一要有健康的身体——身体好,我们可以在物质的环境里站个稳固。
诸君要做一个80岁的青年,可以担负很重的责任,别做一个18岁的老翁。
二要有独立的思想——要能虚心,要思想透彻,有判断是非的能力。
三要有独立的职业——要有独立的职业,为的是要生利。
生利的人自然可以得到社会的报酬。”
他说:“我曾做了一首白话诗,说人要有独立的职业: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
自己的事自己干。
靠人、靠天、靠祖先,都不算好汉。”
1926年,陶行知先生的职业思想更加明确。
他说:“中国乡村教育走错的路!
他教人离开乡下往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
前面是万丈悬崖,同志们务须把马勒住,另找出路!”
“生路是什么?就是建设适合农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
“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
他要教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
他要叫农民自立、自治、自卫。
他要叫乡村变成西天乐园,村民都变成快乐的活神仙。”
1927年,陶行知先生在南京郊区创办晓庄师范学校,倡导著名的“生活教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