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四为立德树人教育救国奋斗终生的陶行知(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育才学校》,1951年4月《陶行知文集》第723页)

我们国家现在的教育,已经走进了死胡同,中国人已经用脚否定了我们的教育。

出国留学热不断低龄化,“父母但有三分力,必送子女去留学”

已经成为国人的常识。

先是大学毕业出国深造,接着是不少教育机构以“三加一”

或“三加二”

(即国内读三年,出国一年或二年的模式)为招揽号召:再接着是干脆高中,初中毕业就出国读书,现在更可怕的是不仅小学幼儿园孩子们争取出国,连怀孕的未来妈妈也拼命想出国,生个孩子成外国人就是他们的追求。

我们的官员,我们的那些教育家们知道不知道这一情况呢?他们知道的,而且比我们知道的更清楚,有些统计数据还是他们手上才有。

但有些人就是不承认应试教育的失败,拼命要保护这一教育模式。

还在那里声嘶力竭地辩解说什么统招统考是保证教育公平的最好方法。

这件所谓“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

的教育公平的外衣,早就被官本位、金本位的社会法则破坏得百孔千疮了。

但在教育界,是教育家也罢,是理论家也好,就是没有人敢直白地说出来,广东有位自命的教育家还说,对当前教育不能说改革,只能讲改良。

从这点说,不仅我们当前的教育可悲,其实我们的学陶也可悲得很。

对照教育方针,我们能有几所学校敢说自己是符合教育方针要求做到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又有几所学校敢说自己在主客观上是按教育方针办学的?我们全国从上到下都在揣着明白装糊涂,明明大家都在违背教育方针,却在那里高唱贯彻教育方针,明明在搞分数挂帅,智育第一,却要指责学习陶行知是与教育方针对立。

陶行知先生不仅自己以德立身,也不单强调学校要以德为本,提出了人格长城和人格防的命题,而且一再强调学校不要培养书呆子,要做到学生将来做什么就要学什么,学生学什么就要教什么。

陶行知的每天四问和四颗糖的故事都透露出他无时无处不在贯彻着他育人以德的思想和做法。

综观我国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尽管有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糟粕,但其主旨却坚定的主张统治者要以民为本,老百姓则要以德为先。

把这些连封建社会官员都要遵守的道德标准与我们当代的那些贪官相比也要高明多了,就更不要谈什么共产主义理想和党性了。

我们综观陶行知先生一生所行所事,可以说他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优秀道德的楷模和典范。

思考与练习

1.陶行知的伟大人格跟中国传统文化有何关系?

2.陶行知的高尚道德跟中国传统文化有何关系?

3.公德跟私德有何区别及联系?你准备如何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斯坦索姆神豪九零后天师一睁眼,我穿成两个熊孩子后娘桃桃乌龙满级大佬从斗罗开始重生后我成了全大陆最横的崽狂探我的重返2008我真不知道原来我家这么有钱斗破乾坤,龙王求亲请排队重生之惊羽夫人每天都被套路从水浒开始的好汉之旅星际第一女将极品赘婿八零之珠光宝气公子实在太正义了棋魂:随身阿尔法狗穿成反派的病美人妹妹[穿书]洪荒之太清问道袖藏天光破茧一剑倾国空间农女:团宠娇妻甜又飒权游:睡龙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