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三、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banner"
>
纵观陶行知为人民大众办教育的一生,其教育理论是随着其教育实践包括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普及教育到国难教育、民主教育的不断演进而逐渐成熟、发展起来的。
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大众性
陶行知提出的大众教育,源自于西方文明的进步和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同时也考虑了中国的实际国情。
西方国家在步入现代社会以来,工业化、城市化的步伐在客观上刺激了对于大众教育的需求,与此同时,西方人文主义相应高涨起来,人本意识得到了关注和提升,大众教育无论在社会发展层面,还是人格的完善层面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拥护的声音。
陶行知认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人可以离开自己的田地、走向城市,人吃饭而不用种稻,穿衣而不用种棉”
。
在这段话里,陶行知主张实业教育,使人的教育和经验同生产和现实生活的改造联系起来,促进职业人格的完善,这无疑是进步主义教育的观点。
同时陶行知认识到中国仍以农业立国的现实国情,将大众教育的制度和形式落实在广大农民的身上,则是在中国现实国情上的改造。
(二)实践性
实践性是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的突出特征。
陶行知在总结人类社会生活的经验的基础上,反复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并指出“行知合一”
的真正意义。
“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人”
,这贯穿了他号召人民要理论结合实践,进行革命创造的思想。
在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中,一个重要的特色就在于它富有很强的操作性,符合中国社会实际。
首先,他的实践性突出的表现在两个筋斗的翻转上。
陶行知曾经创造性地改造了王阳明的“知行观”
和杜威“从做中学”
的教育理论。
他在职业教学中提出“教学做合一”
原则,探索“教学做合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