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一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1.孕育与萌芽阶段

这一阶段起于1917年,终于1933年。

1917年,陶行知开始教育实践活动,逐渐形成独特的教育思想体系。

1919年,他在《第一流的教育家》中写道:“敢探未发明的真理,即是创造精神……在教育界,有胆量创造的人,即是创造的教育家……”

此文首提“创造”

二字,强调创造人才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在新旧思想交替之际,创造教育思想的提出是一件振聋发聩的创建。

为了推行创造教育思想,陶行知不但大力提倡并践行试验教育,把“发明能力之如何”

作为新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提出从四个方面培养学生创造发明的能力:

(1)提倡试验心理学,反对书本知识灌输和主观研究,反对没有发明的心理教育。

(2)主张设立试验的学校,反对按照模式固化的学校教育。

(3)主张“注重应用统计法”

的教育原理,反对定于一人私见、定于一事偶然的教育原则。

(4)主张“注重试验的教学法”

,侧重培养学生独立思想的能力。

2.发展与成熟阶段

1933—1946年,陶行知完善了创造教育思想。

1933年3月,陶行知在《教育建设》上发表《创造的教育》,明确提出创造教育思想。

该文就创造教育的概念以及创造教育的目的、对象、范围、内容、方法等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标志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正式形成。

文章改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演绎出“行—知—行”

的认识论,并探讨了行动、思想、创造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新价值”

“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可以说陶行知就此鲜明地举起创造教育的旗帜:“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

此后,陶行知又陆续发表《创造宣言》《创造的儿童教育》《创造的社会教育论纲》《民主教育》《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等文章,从不同侧面对创造教育理论进行了完善。

尤其《创造的儿童教育》有关“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

,把创造教育与民族、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联系起来,赋予了创造教育新的社会价值,升华了创造教育理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斯坦索姆神豪九零后天师一睁眼,我穿成两个熊孩子后娘桃桃乌龙满级大佬从斗罗开始重生后我成了全大陆最横的崽狂探我的重返2008我真不知道原来我家这么有钱斗破乾坤,龙王求亲请排队重生之惊羽夫人每天都被套路从水浒开始的好汉之旅星际第一女将极品赘婿八零之珠光宝气公子实在太正义了棋魂:随身阿尔法狗穿成反派的病美人妹妹[穿书]洪荒之太清问道袖藏天光破茧一剑倾国空间农女:团宠娇妻甜又飒权游:睡龙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