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健康第一”
。
没有了身体,一切都完了!
不禁使我想到了去年二周年纪念前九日邹秉权同学之死!
与今年三周年纪念前九日魏国光同学之死!
二人之死的日子是恰恰一周年,不过时间上相差八九个钟点罢了。
因这两位同学的死,使我联想到,我们必须继续建立“健康堡垒”
。
要建立健康堡垒,必须注意几点:
(一)“科学的观察与诊断”
。
——科学是教我们仔细观察与分析,譬如邹秉权、魏国光两同学之死,尤其是魏国光同学这一次的死,不能不说是我们先生、同学的科学的观察力不够。
魏国光同学患的是“蛔虫”
症候,他在学校寝室内吐过蛔虫,有同房的同学见到没有报告,先生也没有仔细查看,到了医院又在痰盂中吐过蛔虫,又没有留心注意到,这就是科学重证据的“敏感”
,而成为一种不科学的“钝感”
了!
而医生又复大意,则在这种钝感之下据之而误断为“盲肠炎”
。
虽然他腹痛的部分是盲肠炎的部位,但既称为“炎”
,就必得发“热”
;今既无热,就可以断定不是盲肠炎了。
何以需要开刀割治?!
其实魏国光同学的病症是蛔虫积结在肠胃内作怪,不能下达,而向上冲吐了出来!
如果,把这吐过的蛔虫的证据提出来,医生一定不致遽断为盲肠炎,而开刀,而发炎,而致命!
因为魏国光同学之死,我们必须提高“科学的警觉性”
。
以后遇病,必要拿出科学上铁一般的证据来,才不致有错误的诊断,而损害了身体。
否则,都有追踪邹秉权、魏国光同学这死的危险!
所以提高科学的警觉性,是保卫生命的起码条件。
最重要的还是要用科学的卫生方法,好好的调节自己的身体,不使生病!
科学能教我们好好的生活、生存!
我们今后应该多提高科学的知能,向着科学努力,努力建立科学的健康堡垒,以保证我们大家的健康和生命。
(二)“饮食的调节与改进”
。
——我这次去重庆,因事到南岸,会到杨耿光(杰)先生,杨先生是我们这一年来,经济助力最多最出力的一位热心赞助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