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三德育的内容(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三、德育的内容

banner"

>

纵观陶行知一生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他认为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陶行知德育理论的主题,早在1919年,他在《新教育》一文中就说:“我们现在处于二十世纪新世界之中,应该造成一个新国家,这个新国家就是富而强的共和国。”

同时,还需要“一种新的国民教育”

,来“引导他们,造就他们,使他们晓得怎样才能做成一个共和国的国民,适合于现在的世界”

爱国是每一个国民的本分和应尽的责任。

早在1924年,他就指出:“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个人的本分。

顾亭林先生说得好:‘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我觉得凡是脚站中国土地,嘴吃中国五谷,身穿中国衣服的,无论男女老少,都应爱中国。”

他又在1936年写成《中国人》这首诗歌,其爱国之心溢于言表:“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国,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

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他认为绝不是抽象或空洞的,而是具体而可行的。

首先,由于“各人所处的地位不同,爱国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他告诫青少年学生,努力学习是与爱国完全一致的。

他写道:“小孩们用心读书,用力搞好体操,学做好人,就是爱国。

今天多做一分学问,多养一分元气,将来就能为国家多做一分事业,多尽一分责任。”

其次,必须教育青少年学生遵纪守法。

他写道:“然爱国者必遵守法律,今日不服从学校之法律,安望其他日服从国家之法律乎?”

因此“欲他日爱国爱人,必自今日不欺始,欺人欺己而自谓爱国爱人者,假爱也。”

再次,必须教育青少年爱护公共财物。

1926年,他在《尊重公有财产》一文中写道:“做公民的一方面要自己爱惜公物,一方面对于损坏公物的人还要一致反对,我们应当爱护公物为己物。”

因为如果青少年学生形成随意损坏公物的习惯,“渐渐地可以盗卖公产,甚至于可以盗卖国权。”

因此,“要晓得一个人爱国不爱国,只需看他对于公有财产之态度,只须看他对于公有财产有没有不愿取之精神。”

(二)培养“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大丈夫精神

陶行知一贯提倡并身体力行一种“大丈夫”

精神,将“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作为培养独立人格、参与社会活动的准则。

陶行知始终把做“人中人”

作为德育的一个目标。

但做人中人的最重要精神是什么呢?1924年,他在《南京安徽公学办学旨趣》一文中指出:“做人中人的道理很多,最要紧的是‘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

这种精神,必须有独立的意志,独立的思想,独立的生计和耐劳的筋骨,耐饿的体肤,耐困乏的身,去做他摇不动的基础。”

他又慨叹说:“近今国人气节,消磨殆尽,最堪痛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斯坦索姆神豪九零后天师一睁眼,我穿成两个熊孩子后娘桃桃乌龙满级大佬从斗罗开始重生后我成了全大陆最横的崽狂探我的重返2008我真不知道原来我家这么有钱斗破乾坤,龙王求亲请排队重生之惊羽夫人每天都被套路从水浒开始的好汉之旅星际第一女将极品赘婿八零之珠光宝气公子实在太正义了棋魂:随身阿尔法狗穿成反派的病美人妹妹[穿书]洪荒之太清问道袖藏天光破茧一剑倾国空间农女:团宠娇妻甜又飒权游:睡龙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