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特别是抗战胜利后到他逝世之前,陶行知不遗余力地投身到爱国民主运动中去,反独裁,要民主,反内战,要和平,其政治诉求与中国共产党许多政治主张如出一辙。
陶行知的民主思想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所以周恩来说他是一名“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
,陆定一和胡乔木也称许他是“伟大的民主主义者”
“民主主义战士”
。
如果陶行知不是英年早逝,发展下去,成为共产主义者是可以预期的。
(四)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陶行知的思想,经历了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转变。
1912年5月,陶行知回安徽参加辛亥革命的活动后,返回金陵大学学习,开始研究明代心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的学说,王阳明学说以反传统的批判精神著称,主张“知行合一,知行并进”
,重视理性思维和独立思考,可作为启蒙思想的理论武器。
王阳明的学说契合了陶行知的思想,陶行知欣然接受“知行合一”
说,将原名文濬,改为“知行”
。
后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思索,他清楚地认识到“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这一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1934年1月,在生活教育杂志上发表《行知行》的文章,正式宣布他放弃使用了23年之久的名字“陶知行”
,改为“陶行知”
。
从“知行”
到“行知”
,再到后来的“行知行”
,反映了陶行知哲学思想的飞跃,从唯心主义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转变。
在此前后,陶行知还写了一首《三代诗》:“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也是强调实践创造的思想,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理。
陶行知的思想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因此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就更大。
陶行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不仅对当时的教育改造产生巨大的影响,就是对今天的教育实践,仍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思考与练习
1.陶行知生平大致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何特点?
2.为什么说陶行知思想是中外优秀文化的结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