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一园地,持续发表言简意赅的短文,探讨问题,交流经验。
幼儿读物研究会成立后,理论、评论的开展更加蓬勃。
1987年出版的《幼儿文学探索》是第一本理论和评论专集,收入的15篇论文初步阐释了幼儿文学的基本特征和创作规律。
1988年和1992年,幼儿读物研究会两次召开专门的“幼儿文学研讨会”
,进一步探究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独特的创作视角,主题、题材、构思、语言方面的具体要求以及与童年文学、少年文学的区别等。
1993年在“婴幼儿读物研讨会上”
,又着重探讨了“婴儿文学”
创作特点等问题。
幼儿读物研究会主办的《幼儿读物研究》是幼儿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园地。
从1987—1995年出版的20期刊物中,发表有关幼儿文学本质特征、各种体裁的创作规律以及作家作品评论、创作经验等论文百余篇。
幼儿文学理论著作也有不少收获。
1995—2012年出版的幼儿文学方面的理论专著有:1995年祝士媛的第一版《低幼儿童文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张美妮、巢扬的《幼儿文学概论》(重庆出版社),2000年祝士媛、张美妮的《幼儿文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年祝士媛的《幼儿文学经典作品赏析》(高等教育出版社),郑光中的《幼儿文学ABC》,李标晶的《幼儿文学教程》等。
幼儿文学评论方面的专集有:2001年张美妮的《儿童文学论集》(重庆出版社),2005年金波的《幼儿的启蒙文学》(接力出版社)与2006年《儿童诗评论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彭懿的《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等。
(四)设立多种奖项激励作家的创作热情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曾召开过多次全国性、常设性、综合性的儿童文学评奖活动,如“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全国儿童文学理论评奖”
“宋庆龄儿童文学奖”
“冰心儿童图书奖”
“陈伯吹儿童文学奖”
。
这些儿童文学奖项的设立与评定有效地鼓舞了幼儿文学作家的创作活动。
2016年我国作家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热情。
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幼儿文学创作、出版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我们在看到自己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到幼儿文学作品的数量与广大幼儿,特别是农村幼儿的实际需求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
在幼儿图画书的内容和制作水平上,与国外优秀图画书相比也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如何进一步促进我国幼儿文学事业的发展,不断提升出版的数量与质量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
今日的儿童是文化的传承者,生命成长过程中,让他们自幼就要有机会受到中外儿童文学经典作品的熏陶、感染。
早期接触到的优秀文学作品,对人的一生有着深远影响。
苏联作家高尔基回忆童年读书的情景时,深有体会地说:“每一本书就像阶梯的一小级,每攀登一级,我就越脱离动物走向人——走到更美好的生活的理想,到达对于这种生活的渴望。”
“我读得越多,书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更加美丽。”
我国著名诗人郭沫若也曾回忆幼时唱儿歌的情景,他说:“儿时和姐妹兄弟在峨眉山下望月,有时会顺口唱出这些儿歌来,那时候的快乐,真是天国了。”
这些实例生动地说明了儿童文学具有极高的艺术素质,不仅使人们在幼时获得快乐,而且其美妙印象会伴随终生,永不磨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