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四 幼儿文学的创作要求(第7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以简单句为主,不等于不用复合句。

为了引导幼儿认识一些事物之间的关系,为了不断提高幼儿的言语水平,也需要在作品中增加复合句的成分。

其次,多用主动句,少用被动句。

在幼儿文学读物中,最好不用长定语、被动型的句子。

如把“这一切都被躲在树上的小猴子看见了”

改为“小猴子躲在树上,什么都看见了”

,变被动句为主动句,既浅显又顺口。

再次,尽量用短句。

幼儿文学作品多由大人朗读或讲述,是诉之于听觉的文学,长句不仅不上口,还常常让幼儿听不明白,如《三只骄傲的小猫》中“不劳动不但不算不聪明,而且,还是了不得的聪明哩。”

一个句子中连用四个“不”

字,幼儿就不懂是什么意思了。

但是短句不仅上口,而且通俗易懂。

如将“同她一起来的,还有一位50多岁的不相识的男子”

改为“同她一起来的,还有一位老爷爷”

,由长句变为短句,删去不少字,但做到了“字去意留”

最后,要口语化。

上面提到多用主动句、短句就是为了口语化,但口语一定是幼儿能懂的口语,不要把成人的口语强加给幼儿。

在注意口语化的同时,还要注意规范化,避免方言土语。

4.韵律和谐,富有节奏感

通过视听器官进入幼儿大脑的成千上万的信息中,韵律和色彩是重要的方面。

幼儿自己看图画书时,色彩信息对他们感知作品内容起重要作用;幼儿听成人朗读或讲述作品时,韵律信息对他们起重要作用。

韵律和色彩相比,有时韵律作用更大,因为韵律更直接,可以较快地唤起幼儿对某一事物的理解,引起幼儿学习艺术语言的兴趣,愉悦幼儿的情绪等。

在作品中构成韵律效果的因素主要是象声词、韵律和节奏。

象声词用得多是幼儿文学作品一大特点。

如《小熊请客》:小猫出场喵喵喵,小狗出场汪汪汪,小鸡出场叽叽叽。

这些象声词突出了形象的声音特色,听见了音响立刻可以引起表象活动,唤起记忆中的形象,达到帮助幼儿感知作品形象的目的。

又如在作品中经常出现的:风“呼呼”

地刮;雨“哗哗”

地下;“哗啦”

一声水缸破了;“咔嚓”

一声笋折断了腰等,都可明显地增加作品的生动形象性。

韵律和节奏主要是对诗歌、谜语等韵律作品的语言要求,但在幼儿散文性的作品中,有时也需要穿插一些有韵律的句子。

如《金鸡冠的公鸡》中:公鸡呀公鸡,金鸡冠的公鸡,你的脑袋油光光,你的胡须丝一样,你把头探出窗口,我给你吃颗小豆。

这些句子在文中前后反复出现了三次,使作品有自然的韵律和节奏。

有时也可运用结构相似或对称的平行句式,如《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中:等呀等呀,等到天黑,高木西没有回来;等呀,等呀,等到半夜,高木西还没有回来。

这样的句式可以给人一种韵律感。

(七)体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斯坦索姆神豪九零后天师一睁眼,我穿成两个熊孩子后娘桃桃乌龙满级大佬从斗罗开始重生后我成了全大陆最横的崽狂探我的重返2008我真不知道原来我家这么有钱斗破乾坤,龙王求亲请排队重生之惊羽夫人每天都被套路从水浒开始的好汉之旅星际第一女将极品赘婿八零之珠光宝气公子实在太正义了棋魂:随身阿尔法狗穿成反派的病美人妹妹[穿书]洪荒之太清问道袖藏天光破茧一剑倾国空间农女:团宠娇妻甜又飒权游:睡龙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