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她摘下眼镜,捂住脸,哭了整整一个小时。
第二天,她提交辞职信,带着那颗麦种返回中国西北,在当年灾情最重的村落建起一座小型忆餐亭。
她称之为“女儿亭”
??纪念所有在饥饿中被母亲拼命护住的孩子。
然而,黑暗仍在伺机反扑。
某跨国食品集团CEO召开紧急会议,屏幕上显示的是共忆体对全球消费行为的影响数据:高端餐饮业营业额下降%,奢侈品宴席订单减少82%,私人酒窖拍卖流拍率创历史新高。
更可怕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素食、简餐、共享厨房,甚至发起“一日一餐”
挑战,只为体验“共忆体中的饥饿”
。
“这不只是文化运动,”
他冷声道,“这是对我们文明根基的颠覆!
谁掌控食物,谁就掌控权力。
现在,一群疯子要用‘记忆’来瓦解市场逻辑?”
副手低声建议:“要不要切断忆餐亭的能源供应?或者散布病毒,污染‘饥年麦’种子?”
CEO冷笑:“不用那么蠢。
我们要让他们自己怀疑自己。”
三天后,一场名为“真相之宴”
的直播开启。
主持人是一位知名哲学家,嘉宾则是几位自称“共忆体受害者”
的人:一位艺术家说,自从看了忆餐亭画面,他再也画不出快乐的作品;一名富豪控诉,他八岁的儿子看完非洲饥童纪录片后,拒绝吃肉,甚至把自己的零花钱全捐出去,导致“家庭关系破裂”
;还有一位心理学教授声称,共忆体正在制造“集体创伤依赖症”
,让人们沉迷于痛苦记忆,丧失前进动力。
节目最后,哲学家总结道:“同情不该成为枷锁。
人类之所以进步,是因为我们学会了遗忘苦难,而不是反复舔舐伤口。
共忆体,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殖民。”
舆论哗然。
支持者怒斥这是资本豢养的“洗脑秀”
;反对者却开始动摇。
有人删掉了社交账号上的共忆链分享;一些忆餐亭门前出现涂鸦:“放下过去,活在当下”
;甚至有家长组织抗议,要求学校停止组织学生参观忆餐亭,称“影响心理健康”
。
风暴中心,绿洲依旧寂静。
但“共忆之根”
开始落叶。
一片接一片,缓慢而坚决。
每落下一叶,全球便有一座忆餐亭的灯光黯淡一分。
少女早已不见踪影,可她的银针仍插在井边的石碑上,针尖滴着一滴水,迟迟未落。
直到一个雨夜,一名少年独自来到绿洲。
他十三岁,穿校服,背包里塞着皱巴巴的试卷。
他在电视上看了“真相之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