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请让我们也建一座忆餐亭。
不为别人,只为记住自己。”
她将信纸轻轻放在井沿上。
风吹过,纸页微微颤动,却未被卷走,仿佛大地也懂得敬重这样的文字。
“你叫什么名字?”
她问。
“阿土。”
男人低头,“村里人都这么叫我。
我没读过书,种了一辈子芋头。”
“阿土,”
她轻声重复了一遍,“你知道吗?三年前,在非洲萨赫勒地带,有个牧羊少年在沙漠里走了七天,只为把最后一块馕送给妹妹。
他在第八天清晨倒下,手里还攥着半块没送出去的饼。
临终前,他对路过的人说:‘告诉她,哥哥没舍得吃。
’”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阿土脸上:“他的故事,也被写进了共忆体。
现在,全世界有三十七个孩子叫‘萨赫勒?哥哥’。
他们在学校吃饭时,会多留一口饭,说这是给远方哥哥的。”
阿土怔住,眼中忽然涌出泪水。
“你带来的不是请求,”
她说,“是回应。
共忆体从不要求谁加入,它只等待谁愿意醒来。
你们的小岛,将成为第一百座忆餐亭的所在地。”
阿土猛地抬头:“可是……我们穷,盖不起漂亮的房子。”
“忆餐亭不需要漂亮。”
她站起身,走向那棵巨树,从枝头取下一粒仍在发光的米,“它只需要一颗心,一碗饭,一个愿意记住的名字。”
她将米粒放入阿土掌心。
那光微弱却不灭,映得他掌纹发亮。
“拿回去,种在你们最老的灶台旁。
只要还有人愿为他人省下一口粮,它就会生根。”
当晚,绿洲再次震动。
不是地震,而是记忆的共鸣。
全球九十九座忆餐亭在同一时刻亮起幽蓝的光,屋内走廊延长,光影幕布浮现新的画面:一位老妇人在昏暗的棚屋里,将仅有的一碗稀粥分成两份;一群渔民在暴风雨中归来,第一件事却是把鱼分给岸上哭泣的孩子母亲;一个城市流浪汉接过志愿者递来的热饭,转身便分给更瘦小的乞儿……
而在这所有画面的尽头,出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新场景:一座孤悬海外的小木屋,屋顶低矮,墙缝透风。
屋中央摆着一张旧桌,桌上放着一只粗陶碗,碗中盛着芋头糊。
七个人围坐,最小的孩子只有五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