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八百零八章 中国区总裁不重要(第6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而萧良名义上除了一个董事席位,没有在鸿盈科技担任其他职务,但实际这八九个月来,他大半时间都泡在鸿盈科技在狮山湾的临时工厂里,每天都要工作十四五个小时!

这些如果是鸿盈科技自行承担,就要付出大量的额外成本,现在却不需要为此额外支付一分钱……”

“你这是说,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萧良拿自己的钱去补贴鸿盈科技的上游研发,就像最初以蜗巢科技+星源科技的模式,推动锂电业务发展一样,这才是鸿盈科技财报远超预期最关键的地方?”

周培薇问道。

她这段时间也很忙,是今天上飞机之前才拿到鸿盈科技最新对外披露的财报,都没有来得及仔细研究。

“算是吧。

我们之所以预估出现偏差,主要还是之前蜗巢科技、星源科技都是萧良的私人公司,研究经费无论放在哪家公司进行核算,又或者延后再核算,对萧良来说都没有本质的区别。

现在萧良对鸿盈科技仅持有50%的股份,萧良让蜗巢科技为鸿盈科技的发展全力提供各种资源上的无偿支持,真的可以说是每投入一分钱,就有一半的好处被其他股东占走了。

而且鸿盈科技作为上市公司,萧良现在对鸿盈科技进行利益输送可以,但过两年想反向将这些利益单独收回去,则会严重违背香港现行法律跟会计准则,”

袁可飞挠了挠脑袋,说道,

“除了蜗巢科技之前已经建立的研发体系,给鸿盈科技提供比我们想象多得多的支撑外,现在新鸿臣合并后,萧良就多次声明要拿出套现的五十亿新增蜗巢科技的研发投入,目前也确实已经划转了大量的资金。

我预计啊,未来三到五年内,这些资金很可能大部分都会补贴到手机产品相关技术研发上去。

如果这部分开支,列入市值仅五十亿的鸿盈科技的研发成本,是很难想象的,很可能分分钟就将鸿盈科技压垮掉。

不过,现在萧良不用鸿盈科技出这笔钱,而是个人掏出五十亿补贴进去,这个对我们,却又太恐怖了。

我们忍痛将笔记本制造业务划并给宏亚集团,使得每年集中使用到手机相关技术研发的总预算超过四亿港元以上,其中下游制造工艺技术方面,占比超过25%。

这个投入规模,相对内地的其他手机制造企业,肯定是遥遥领先的,但我有预感,星源实际在直接的数字手机下游制造工艺技术研发领域,每年投入的资金,可能就要比我们高出四五倍,而在手机产品设计、开发领域,每年投入的资金,也很可能在我们两三倍以上。

这还没有将蜗巢科技自成立以来,在制造技术研发上的积累效应计算进去。”

周培薇见林杰、陈逸森都默然无语,说道:“新鸿臣的合并,香港很多财经媒体是困惑不解的:从内地饮料市场发展趋势以及南亭集团目前在内地饮料行业已经具备的地位,萧良在这次新鸿臣的合并里面,将持股大幅度降低到10%左右,而换取八十亿的现金,其实是相当吃亏的。

新鸿臣市值已经涨到五百亿港元了,单此来说,萧良就没有将他个人的利益最大化,这还没有考虑到新鸿臣市值有突破千亿的可能。

不过,现在看来,却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解释,就是萧良并不在乎个人资产的一时之多寡,而是想着尽早尽快的将资金套现出来,用于技术以及工艺体系的发展,而哪怕这些成果,也并不是他一个人所享有……”

“应该可以这么说吧。”

林杰微微抿着嘴,说道。

郑仲湘脸色有些阴,看向袁可飞、林杰、陈逸森以及周培薇,问道:

“我们从朱?电子及爱立信手里,接过完整成熟的手机制造工厂,自研产品目前也做到国产手机第一,然后还成功参与到跟新荣公司的合作里去,立下远大目标,要做数字手机第一流的OEM服务、制造。

为此,我们还成功说服董事会,同意两年内再为星视通讯电子新增三亿美元的生产及研发投入,甚至还说服董事会同意将笔记本制造业务合并到宏亚科技。

结果,现在得出结论了,如果不进一步大幅提高研发经费,未来在OEM领域,还是不具备跟去年上半年才仓促决定转型做手机OEM的鸿盈科技竞争的可能?”

“数字手机的迭代有加速的趋势,哪怕仅仅是位于产业链的最下游,技术更新也是日新月益??之前的优势只能算是一时,现在已经管不到两年了,”

不管郑仲湘爱不爱听,袁可飞都如实说道,

“虽然鸿盈科技目前主要承担中低端手机产品的OEM代工,但据我了解,蜗巢科技跟一些手机厂商已经在开展一项合作,就是参与到一部分新品预研中去,也就在这些手机厂商开发新品的同时,蜗巢科技-鸿盈科技同步开展下游制造工艺的开发,帮助这些手机厂商大幅提高新品推出的速度。

而想做到这一步,研发经费的消耗是极其恐怖的,却又不可否认,对蜗巢科技-鸿盈科技的技术积累及提升,也是极其恐怖的。

星源敢这么做,无非是除了现有的资金储备外,还将从新鸿臣的合并里,陆续获得总计八十亿的现金补充。”

周培薇、林杰都明白袁可飞的意思了:

星视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要仿效星源的发展模式,前期如此恐怖的超额研发开支,倘若都列到上市公司星视电讯的成本之中,也就是说仅星视通讯电子一家子公司,每年就要额外吃掉星视电讯十几亿的净利润(未来可能会更多),董事会以及中小股东会不会炸锅?

电讯集团的管理层会不会炸窝?

倘若不从上市公司星视电讯列支,郑仲湘舍得像萧良那样,每年自己额外拿二三十亿的资金,成立一个独立的大型研究机构,然后将研发成果白白送给上市公司享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是个么得感情的杀手兽世毛绒绒女王萌吐奶只为成就那些梦想造化之门我没想捉妖啊香江神探[九零]亚索的英雄联盟我是配角,超过了主角农家辣娘子有空间女帝:苟在深山,女儿将我吹成神反派女配,以武服人穿梭时空的侠客锦堂归燕不会真有人觉得修仙难吧从小镇做题家到首席科学家一剑倾国她心动之后我失忆了惩罪者:诡案迷凶原来我早就无敌了我在六扇门当差的日子沙雕仙厨的美食修真日常黄泉过阴人女尊世界的白莲花想当咸鱼实在太难了人在诸天,从被通缉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