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的企业。
可就是这样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最终成为“经营之圣”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他拥有更高层次的思维和理念——谙熟王阳明心学。
稻盛和夫曾经直言不讳地声称,王阳明是他最大的偶像,作为王阳明的忠实拥趸,他一辈子都在贯彻和执行阳明心学的相关理念。
稻盛和夫先后创立两家世界500强公司,也是他践行阳明心学的集中体现。
在总结这两家公司为何成功时,他非常自豪地说:“当初未意识到‘灵魂’的存在,只是觉得仅仅依靠‘本能’的损益算计,或仅凭‘感觉’‘感情’,乃至‘理性’,来判断事物,做出决定,仍是不够的。
最终必须以藏在‘灵魂’深处的‘是非对错’‘好坏善恶’作为判断基准,这就是原理原则。
京瓷和KDDI有今天的局面,说到底,就凭这一点,并不复杂,更无高深莫测的东西。”
王阳明一生中实现了“立德、立功、立言”
的终极目标,稻盛和夫也一样,他的德行、他的功业、他的理念都在产生积极的影响。
严格来说,王阳明的学说主要分为三个核心思想:“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知行合一”
“致良知”
。
“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强调的观点就是“心就是天道”
。
一切必须向内心求,人们生活的世界,是由自己的内心决定的,内心痛苦的人就会认为这个世界是痛苦的,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来受罪的;内心光明的人,整个世界也就是光明的,他们觉得世界非常美好。
稻盛和夫强调的修身修心就是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健康,更加强大,避免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
“知行合一”
强调的是道德的自觉性和实践性,即人们不仅要知道这个道理,还要在实践中去践行和验证它的合理性。
有的人知道为人处世的道理,但是从来做不到,或者说一套做一套,这些都是知行不一的体现。
稻盛和夫严格要求自己必须做到知行合一,必须严格践行自己的哲学理念,他在经营管理企业的时候,完美地践行了自己的理念。
“致良知”
是王阳明思想的核心概念,本质上是一种道德意识,也是稻盛和夫哲学理念的基本架构,稻盛和夫一直强调“作为人,何谓正确”
,在他看来行善就是正确,保持善的动机,就是一种正确,所以他在其干事创业的过程中才有了以道德为基础的自我教育,才有了利他主义,也才有了感恩之心。
在阳明心学中,“心即理”
属于开端和起因,“知行合一”
是认知的过程,是一种实践,“致良知”
则是一个根本目的。
三者相互影响,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稻盛和夫也懂得将其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他始终强调:做人要心存善念,要在实践活动中践行这种善念,达到修身修心的目的。
只有了解了稻盛和夫的生平事迹和个人思想的成长经历,才能够更好地理解稻盛和夫为人处世的相关理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