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后记
banner"
>
和其他企业家不同,稻盛和夫的成功并不在于某一种方法,也并不是所谓的性格即命运,他更多是靠不断更新和完善个人的生活理念。
我们在分析西方的优秀企业家时,就会发现性格因素往往占有较大的比重,像乔布斯、马斯克、贝索斯都属于个性比较鲜明的一类人,在其成长过程中十分注重个性的发展,具有比较明显的性格特色和性格缺陷,争议也通常比较大。
稻盛和夫与他们不一样,他更多地依赖哲学思维或哲学理念来武装自己,完善自己。
对他而言,“修身”
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他始终认为,只有在灵魂得到净化和提升时,个人才能在行为上有所突破。
从这个角度来看,稻盛和夫一直都在成长,一直都在努力完善自我。
事实上,稻盛和夫注重“修身”
,可以追溯到他的少年时代。
比如,在谈到稻盛和夫的哲学理念和人生观、世界观时,我们应该看到原生家庭对他的影响。
稻盛和夫曾多次和他人谈到父母亲在他的个人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虽然他的父母都是小学文化水平,但在做人和做事方面都给了稻盛和夫正确的引领。
比如,母亲纪美18岁就嫁给父亲,还帮忙照看稻盛和夫两个尚未成年的叔叔,加上母亲一生中生育了7个孩子,身上的负担可想而知。
但母亲从来不曾有任何怨言,主动担负起家庭重担,为人也非常善良勇敢,又善于变通,懂得与人和谐相处。
相比之下,父亲为人虽然诚实正直,做事情很讲原则,但缺乏变通的能力。
父亲早年经营一家印刷厂,效益还不错,但他对于形势缺乏判断,为人有些保守,母亲当时认为家里人口多,劝说父亲用挣来的钱购置房产,毕竟房产还是相对保值的,可是父亲却偏执地认为只要手上握有现金,日子就不会太难过。
当20世纪四五十年代日本陷入萧条的时候,货币严重贬值,父亲手里的钱几乎变成了废纸,由于当初没有听从母亲的劝告,家庭一下子陷入困境。
但越是在艰苦的环境下,父母身上的那些闪光点越是夺目。
那个时候,母亲将和服拿到黑市上卖给农民,然后换取米粮养家糊口,确保孩子们不会挨饿。
不仅如此,母亲还经常想方设法帮助亲戚朋友,比如那个时候,父亲老家的一些亲戚经常会到街上叫卖蔬菜,然后将卖不掉的蔬菜卖给稻盛和夫的母亲,心怀悲悯之心的纪美希望亲戚早点回家,也知道亲戚将蔬菜挑回家的成本太大,于是心甘情愿地买下蔬菜。
父亲有时候回家看见家里堆满了蔬菜,就会非常气愤地抱怨母亲买了一大堆“没用的东西”
,但母亲下一次还是一仍其旧。
即便是这样,照常有很多人在背后议论母亲喜欢贪小便宜,让亲戚吃暗亏。
对此,母亲从来不曾有过任何辩解。
稻盛和夫知道,虽然由于家庭困难,家里的确需要购入一些更便宜的蔬菜,但母亲这样做并不是为了贪图小便宜,而是为了降低亲戚们的损失。
母亲的利他主义行为影响了稻盛和夫,并成为他日后的行为准则。
虽然父亲为人守旧,但父亲却是一个满怀正义感的好人。
在上小学的时候,稻盛和夫遇到了一个嫌贫爱富的老师,这个老师对于有钱人家的孩子非常关照,也非常庇护,但是对那些穷苦人家的孩子却显得很刻薄,动辄打骂和侮辱。
某一次,一名受到老师庇护的“乖学生”
与稻盛和夫发生了冲突,老师将稻盛和夫叫到办公室谈话,结果被稻盛和夫当面批评嫌贫爱富,于是老师打了他几拳,还扇了他几巴掌,宣称他是学校有史以来最坏的孩子。
之后,这个老师又直接在稻盛和夫的毕业档案里写上“乙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