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所谓坏人,往往会玩弄权术。
所谓玩弄权术,就是指背后说人坏话、四处钻营、欺上瞒下等。
遇到这种人的时候,如果一味想着与其对抗,采用和他一样玩弄权术的做法,就会导致非常糟糕的结果。”
稻盛和夫还谈到了自己的一些经验。
有一次有个人前来拜访他,对方见了面直接就说:“会长,有个事情想请教一下。”
没等稻盛和夫询问是什么事情,对方就坐在旁边开始向他倾诉,“我现在很倒霉,吃了这样的苦头。”
对方一五一十地将自己遭受的种种不幸倾吐出来,包括票据被诈骗、支票被盗用等情况,然后非常恳切地请求,“会长能不能帮我解决?”
面对这样的人,稻盛和夫心里很不是滋味,在他看来,那些嘴上说着“我吃了这样的苦头”
的人,大多数往往也让别人吃尽了苦头,他们习惯于用负面情绪来应对他人,习惯了玩弄权术和手段,正因为如此,他的身边才聚集了那么多同样喜欢玩弄权术且无视他人利益的人,尽管对方强调自己脚踏实地拼命努力,不该这样倒霉,但稻盛和夫还是毫不客气地说道:“这不正是你对其他人做的事吗?”
在稻盛和夫看来,这个人之所以遭遇那么多的不幸,恰恰是因为他的内心也一直在思考同样龌龊的方法来对待他人,正因为如此,这种邪恶的内心才会唤来同等行为的坏人。
这种说法,类似于“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
稻盛和夫认为,那些经常被人欺骗、被人利用的人,往往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谎言、自私和暴力的环境之中,他们自己也难免沾染不良习气,或者说他们自身并不仅仅是受害者,同时也是施暴者。
有句古话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就是能量场的问题。
当一个人心怀正念,处处做好事时,他的身边也必定聚集着一群喜欢做好事的;当一个人心怀恶念,总是想着欺骗别人、剥夺他人利益时,他的身边也必定聚集着欺骗者和暴力分子。
因为能量相近的人,往往很容易彼此靠拢。
这种人做事的动机不可能做到“善”
,更不可能存在善因与善果。
按照他的说法,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当人们与心术不正的人产生交集时,必定会受到影响,使自己也开始心怀恶念,而不正确的信念又会招来更多的坏人,坏人反过来又加深负面影响,导致自己更加“心术不正”
。
从交往的角度来说,与人相处,最重要的是守住本心,无论对方是什么人,都要坚持做最真实的自我,要保持内心的纯真和善良,不能因为别人做了错事,就跟着愤怒,就四处抱怨,甚至有样学样,模仿对方的坏行为。
不管他人怎样做事,仍旧选择以宽厚之心亲切待人,用纯粹的心灵与人对话,避免自己受到坏人坏事的干扰和影响。
一个人面对外界的环境,产生过激的情绪和行为,这就是个人修行还不够的表现。
一个优秀的人,应该利用自己的善意来引导对方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并想办法让对方转变心态。
不过,对于多数人而言,想要做到这样很难,因此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拒绝接近那些心术不正的人,拒绝和他们交往。
稻盛和夫的一生都非常光明磊落,不会为了私心而损害他人利益,不会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做一些违反律法和道德的事情。
和其他一些为了盈利而不择手段的人相比,稻盛和夫非常注重培养和提升自身的修养,不仅仅与人为善,而且坚决远离那些心术不正的人,包括不诚实的企业家、自私自利的朋友、黑帮分子、偷盗者等。
他不愿意与这些人产生交集,更不可能与这些人深入交流。
需要注意的是,拒绝交往并不意味着双方不见面,没有任何交流,而是强调不要和对方产生很深的交集。
双方最好不要合作,不要频繁互动,不要有很深的对抗,也不要相互依赖。
如果一个同行心术不正,那么一定要避免和对方合作,双方在业务上尽量不要有太多的交集,生活中也尽量不要来往;如果一个朋友心术不正,那么一定要和对方保持距离,见面时只需要简单打招呼即可,保持最基本的礼貌姿态,但一定要拒绝让其进入自己的核心生活圈与核心商业圈。
人们在经营管理上要守住自己的底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有自己的社交原则,尽量和那些心怀善念的人交往,尽量多接触那些动机至善的人,双方可以在一个更和谐的状态中建立更深的联结。
而且和那些同样心怀善念的人交往,就可以将善念传播给更多的人,可以让善行得到延续和拓展,确保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