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美与同情(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为了要有这点深广的同情心,故中国画家作画时先要焚香默坐,涵养精神,然后和墨伸纸,从事表现。

其实西洋画家也需要这种修养,不过不曾明言这种形式而已。

不但如此,普通的人,对于事物的形色姿态,多少必有一点共鸣共感的天性。

房屋的布置装饰,器具的形状色彩,所以要求其美观者,就是要适应天性的缘故。

眼前所见的都是美的形色,我们的心就与之共感而觉得快适;反之,眼前所见的都是丑恶的形色,我们的心也就与之共感而觉得不快。

不过共感的程度有深浅高下不同而已。

对于形色的世界全无共感的人,世间恐怕没有;有之,必是天资极陋的人,或理智的奴隶,那些真是所谓“无情”

的人了。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赞美儿童了。

因为儿童大都是最富于同情的。

且其同情不但及于人类,又自然地及于猫犬、花草、鸟蝶、鱼虫、玩具等一切事物,他们认真地对猫犬说话,认真地和花接吻,认真地和人像(doll)玩耍,其心比艺术家的心真切而自然得多!

他们往往能注意大人们所不能注意的事,发现大人们所不能发现的点。

所以儿童的本质是艺术的。

换言之,即人类本来是艺术的,本来是富于同情的。

只因长大起来受了世智的压迫,把这点心灵阻碍或消磨了。

唯有聪明的人,能不屈不挠,外部即使饱受压迫,而内部仍旧保藏着这点可贵的心。

这种人就是艺术家。

西洋艺术论者论艺术的心理,有“感情移入”

之说。

所谓感情移入,就是说我们对于美的自然或艺术品,能把自己的感情移入于其中,没入于其中,与之共鸣共感,这时候就经验到美的滋味。

我们又可知这种自我没入的行为,在儿童的生活中为最多。

他们往往把兴趣深深地没入在游戏中,而忘却自身的饥寒与疲劳。

《圣经》中说:“你们不像小孩子,便不得进入天国。”

小孩子真是人生的黄金时代!

我们的黄金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但我们可以因了艺术的修养而重新面见这幸福、仁爱而和平的世界。

一九二九年九月八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恋爱要在距离锁定后快穿之大佬拿了渣女剧本快穿之宿主又飙戏了流放后,嫁给猎户又养狼萌宝妈咪是机长主角猎杀者最强杀人刀前世今生曝光?举世震撼奶爸的文艺人生这个反派可真像男主仙厨她靠灵膳爆火了穿书表小姐不想死不按计划进行变强重生之实业大亨我能回档不死穿成反派小姨妈无敌攻击修炼系统斗罗之我能支配时间万界圆梦师[综英美]我在超英世界里开鬼屋八零团宠:玄学小福包有空间我是月卡党哥斯拉之从金刚骷髅岛开始穿到三千小世界里当炮灰男主是个黑·切·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