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翡翠笛
banner"
>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化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点何曾到九泉!”
从前姐姐读这首诗,我听得熟了。
当时不知道什么意思,跟着姐姐信口唱,只觉得音节很好。
今天在扫墓船里,又听见姐姐唱这首诗,我问明白了字句的意味,不觉好笑起来,对姐姐说:“这原来是咏清明扫墓的诗,今天唱,很合时宜;但我又觉得不合事理:我们每年清明上坟,不是向来当作一件乐事的吗?我家的扫墓竹枝词中,有一首是‘双双画桨**轻波,一路春风笑语和。
望见坟前堤岸上,松阴更比去年多’。
多么快乐!
怎么古人上坟会哭出‘血泪’来,直到上好坟回家,还要埋怨儿女在灯前笑呢?末后两句最可笑了:‘人生有酒须当醉’,人生难道是为吃酒的?酒醉糊涂,还算什么‘人生’?我真不解这首诗的好处。”
爸爸在座,姐姐每逢理论总是不先说的。
她看看我,又看看爸爸,仿佛在说:“你问爸爸!”
爸爸懂得她的意思,自动地插嘴了:“中国古代诗人提倡吃酒,确是一种颓废的人生观。
像你,现代的少年人,自然不能和他们同情的。
但读诗不可过于拘泥事实,这首诗的末两句,也可看作咏叹人生无常,劝人及时努力的。
却不可拘泥于酒。
欢喜吃酒的说酒,欢喜做事的不妨把醉酒改作做事,例如说:‘人生有事须当做,一件何曾到九泉!
’不很对吗?”
姐姐和我听了这两句诗,一齐笑起来。
爸爸继续说:“至于扫墓,原本是一件悲哀的事。
凭吊死者,回忆永别的骨肉,哪里说得上快乐呢?设想坟上有个新冢,扫墓的不是要哭吗?但我们的都是老坟,年年祭扫,如同去拜见祖宗一样,悲哀就化为孝敬,而转成欢乐了。
尤其是你们,坟上的祖宗都是不曾见过面的,扫墓就同游春一般。
这是人生无上的幸福啊!”
我听了这话有些凛然。
目前的光景被这凛然所衬托,愈加显得幸福了。
扫墓的船在一片油菜花旁的一枝桃花树下停泊了。
爸爸、姆妈、姐姐和我,三大伯、三大妈和他家的四弟、六妹,和工人阿四,大家纷纷上岸。
大人们忙着搬桌椅,抬条箱,在坟前设祭。
我们忙着看花,攀树,走田塍,折杨柳。
他们点上了蜡烛,大声地喊:“来拜揖!
来拜揖!”
我们才从各方集合拢来,到坟前行礼。
墓地邻近有一块空地,上面覆着垂杨,三面围着豆花,底下铺着绿草,如像一只空着的大沙发,正在等我们去坐。
我们不约而同地跑进去,席地而坐了。
从附近走来参观扫墓的许多村人,站在草地旁看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